彗星探测机器人的历史印记
欧洲彗星探索计划首次将着陆器降落在彗星表面,创造了历史,为探索太阳系形成历史开辟了许多机会。
![]() |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的“菲莱”号模拟图。图片来源:ESA |
搭载“菲莱”机器人的“罗塞塔”号航天器十年前从地球启程,飞行了100亿公里,于今年8月接近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菲莱”号于11月12日下午4点左右(河内时间)与“罗塞塔”号航天器分离,并于7小时后着陆。欧洲航天局(ESA)表示,罗塞塔号航天器必须调整到正确位置,以便没有推进器的“菲莱”号能够“自由降落”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正确轨道上。
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于1969年被发现,直径4公里,距离地球约5亿公里。
菲莱重约100公斤(220磅),大小与家用洗衣机相当。它配备了一系列实验装置,用于对67P表面进行成像和检测,并研究太阳加热效应导致尘埃和气体形成时会发生什么。
在67P彗星上,着陆器的传感器将测量彗星表面的密度和热特性。气体分析系统将探测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复杂有机化学物质。其他实验将测量彗星的磁场以及与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菲莱”号还携带一个小型钻头,可以钻至约20厘米深,并输送必要的物质。
离开母舰并开始下降后,“菲莱”号可能被击退。欧空局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67P彗星的引力较弱,因此鱼叉的设计发射方式是将其定位在彗星表面,但尝试失败了。
据“菲莱”机器人项目负责人斯蒂芬·乌拉梅克称,该机器人可能不止一次,而是两次登陆67P。欧空局希望明天能获得更精确的信息。
![]() |
从67P表面拍摄的图像。图片来源:ESA |
历史标记
专家表示,昨晚的事件是历史上首次软着陆,或者说是受控着陆。通过这一步,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彗星的组成部分以及它如何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在之前的一些任务中,航天器曾遇到问题并撞上彗星。
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表示:“罗塞塔号雄心勃勃的任务已载入史册,它不仅是第一个探测和环绕彗星的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将着陆器降落在彗星表面的探测器。”
“罗塞塔号的任务是解答有关太阳系历史的重大问题。早期太阳系的状况如何?它们是如何演变的?彗星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们是如何运作的?”该项目的科学家马特·泰勒说道。
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认为,欧空局的成功堪称科幻小说照进现实。罗塞塔号也让人类更接近了人类最伟大的疑问: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除了科学成果之外,此次任务的挑战和雄心可以证明太阳系探索计划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未来的其他研究开辟了许多机会。
据越南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