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越南汽车展:对注册费感到满意,但担心装配问题
尽管变化不大,但2013年的越南汽车市场和产业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与整体市场依然低迷的气氛相比,豪华车市场今年的表现确实令人兴奋。 |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5个里程碑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起到开启新趋势的作用或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大幅降低注册费
2013年对越南汽车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或许就是政府决定大幅降低首次注册10座以下乘用车的注册费。
具体而言,3月25日,越南政府颁布了第23/2013/ND-CP号法令,规定首次登记的10座以下乘用车登记费率为10%。如因各地实际情况需要提高登记费率,由各省、直辖市人民议会决定上调,但最高不得超过一般规定的50%。该规定自4月1日起正式生效。
此后,河内、海防、岘港等注册费较高的城市陆续下调了注册费。截至2013年1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注册费已降至10%,其中河内市注册费为12%。胡志明市是最后一个进行调整的地区,10%的注册费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请记住,正是由于登记费率的提高(河内市实施了20%,其他地方普遍实施了15%),才导致2012年整个市场的汽车购买力降至非常低的水平。正因如此,海关部门在2013年提出降低登记费率以刺激市场,从而增加汽车税费的预算收入。
虽然降低登记费的措施实施较晚(大多数地方在下半年才实施),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复苏。根据越南汽车制造商协会(VAMA)的计算,2013年整个汽车市场的总购买力约为10.9万辆,同比增长8%。预计降低登记费的举措也将有助于2014年汽车购买力的继续提升。
对组装汽车的担忧
事实上,关于越南汽车行业未来的故事已经讨论了很多年。然而,随着大量进口品牌和车辆的涌入,人们对越南汽车制造和装配行业崩溃的担忧被推向了高潮。
可以看出,对国产组装车的关注从来没有像2013年这么强烈。会议、论坛和报纸上不断出现关于路线图压力的“威胁”,即降低东盟国家整车进口税。
分析人士称,到2013年,东盟整车进口税率将在短短五年内降至0%。鉴于越南国内汽车行业仍然过于薄弱,加上税收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售价优势,一系列越南工厂的倒闭势在必行。正如一家大型汽车公司的代表所警告的那样:“即使情况不剧烈,到2018年,最多也只会有3家汽车制造商在越南维持工厂运营。”
问题是,5年的时间足够越南汽车业创造奇迹吗?!
随着在越南组装汽车的汽车公司宣布在该地区两个国家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建立新的工厂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投资资本相当于越南现有工厂总投资资本的工厂,这种压力变得更加现实。
竞相申请延期纳税
2013年,汽车行业出现了大“动作”,各大车企竞相申请延期纳税,税额高达数千亿越南盾。
被认为发挥“开门”作用的企业是长海汽车公司。长海汽车公司提交申请后,获得政府批准延期缴纳1.2万亿越南盾的税款。此后,越南发动机和农业机械总公司(VEAM)、春建汽车公司(Vinaxuki)、清公集团、TMT汽车公司、黄茶有限公司和同方汽车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业也纷纷申请延期缴纳税款。
商家认为,原因在于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长期低迷,导致库存积压、欠债累累、工厂停工停产。其实,这也是过去几年其他大部分制造业和商业领域的普遍现状。
豪车风潮
与整体市场依然低迷的气氛相比,豪华车市场今年的表现确实令人兴奋。
据经销商代表透露,2013年豪华汽车品牌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大部分主流品牌都实现了20%至30%的同比增长。可惜的是,在具体的统计数据方面,这些车企都含糊其辞。
然而,仅从大量新品牌的涌入就足以看出2013年豪华车市场的吸引力。短短一年内,越南就涌现出一系列大牌品牌,例如雷克萨斯、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英菲尼迪和捷豹。其中,有些品牌已经正式进入越南市场。
该品牌群的壮大为2013年越南车展创造了一个均衡、公平的竞争环境,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路虎等众多豪华汽车品牌均参与其中。
唱片展览
尽管市场还没有真正摆脱困境,但2013年确实是一场创纪录的车展。
首先说规模。2013年越南车展是越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车展,首次汇聚了15个品牌,其中不乏新品牌,也有一些因业绩低迷缺席了一段时间后重返展会的品牌(如果与2011年仅有7个汽车品牌参展的展会相比,这一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2013年越南车展共有7个进口汽车品牌参展(包括两个新品牌: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堪称越南名副其实的汽车“盛典”。因此,市场原本低迷的气氛似乎一扫而空,参观人数也创下15万的新高。
最令人振奋的是,展会现场,订车客户数量激增,仅仅三天时间,许多车企就宣布“售罄”,签订了数十份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品牌,也有许多客户“当场”掏钱购买展车。自此,越南车展上出现了一个颇为奇怪的景象:不断出现“已售”的广告牌。
据thoibaokinhte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