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Baonghean)-3月13日,广平省委书记亲自到一家咖啡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很多公务员在工作时间在店里喝咖啡。
近期,某区委书记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上网。这位区委书记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避免出现干部、公务员利用机关电脑无休止地上网,浪费电费和网费,影响机关工作的情况。
上述两起事件都值得关注,并引发了诸多回应和表达,其中不乏对立的观点。有人欣慰地表示,上述举措虽然略显僵化和机械,但在领导严厉的地方,它触动了工作人员和公务员的心。也有不少意见表示担忧,认为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如果公务员能够在一个运作科学合理、有效高效的行政机构中工作,工作环境工作量大,责任义务与权利并存,工作性质对机构和公务员本身都重要且切实可行,那么公务员离职时就很难感到安心。
长期以来,我们坦诚承认,行政管理机构虽然经过多阶段改革,但仍然十分臃肿,运行效率低下。很多部门甚至形式主义色彩浓厚,没有具体任务,没有具体成果,工作效率比较模糊不清。很多部门虽然职能分工明确,但实际运行却流于形式,停滞不前,对社会生活、对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对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实际作用和影响不大。
一批公务员在做着自己都不知道会给机关、工会、组织、社会,甚至每个公民带来什么效益的事情。于是,一批工作碌碌无为、工作态度和精神都极其低落,甚至可以说是“懒惰成性”的公务员就此诞生。难怪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出现,主要服务于办公室白领,“办公室恋情”也随之而来,催生出一批“三心二意”的干部,他们不仅不能有效地参与机关工作,有时还会使机关内部事务更加复杂,削弱了机关的工作精神。由此,弱点、缺点和缺陷就很容易滋生。
更不要说那些“沙龙式”、远离群众、“把脚伸到桌子底下”为机制和政策出谋划策的官员和公务员,导致许多机制和政策同宪法、法律和实际的“脱节”程度很高,导致许多文件、文件“夭折”、失效。
因此,越南政府副总理阮春福曾坦言,在当今越南,“30%的公务员不带伞也没事,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是‘早上去上班,晚上打伞回家’,这种工作方式根本不能提高工作效率。”(1月25日下午,在政府总部举行的公务员制度改革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
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机构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和弱点,未能满足要求,也未能充分发挥公务员的责任感、智慧、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因此,仅仅依靠一杯咖啡或敲敲键盘来解决公务员旷工、怠工的问题,或许并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方。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需要考虑的。
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