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良好生产运动,遵守税收政策和法律
2010年,义安省及全国企业在通货膨胀、物价高涨、自然灾害、疫情等条件下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客观因素加上该省大多数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经营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贷款利息负担重、劳动力过剩等)使企业和经营户面临诸多困难。
然而,全省工商企业界和企业家们努力克服困难,维持和发展生产经营,为推动义安省经济继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工商企业界和企业家们的活动日益彰显工商企业界在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企业和企业家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劳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有企业文化、技术和管理能力过硬的企业家队伍,快速融入市场经济和一体化进程;企业和企业家大胆投资,扩大生产经营,逐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竞争力,创造出大量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动为解决劳动者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产竞争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增加预算收入。
照片:Huu Nghia
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企业家、经营户遵守税法、主动申报、正确计算、及时足额缴纳税费的意识不断增强。
受此影响,来自企业的国家预算收入不断增加,且年年增幅高于上年。2010年,全省预算总收入达55,415亿越南盾,其中国内收入达43,000多亿越南盾,超出省人民议会下达的预算的81%,比2009年增长53%。
大部分税收收入完成并超额完成计划,特别是一些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如:中央国有企业税收收入达6267亿越南盾,相当于条例预算的128%、省人民议会预算的127%,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42%。地方国有企业税收收入达4397亿越南盾,相当于条例预算的170%、省人民议会预算的169%,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56%。
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收入达1,322亿越南盾,相当于条例预算的220%,省人民议会预算的220%,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111%。来自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收入达6,836亿越南盾,相当于条例预算的144%,省人民议会预算的130%,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44%。
土地使用费征收额达16,558万亿越南盾,相当于法令预算的487%、省人民议会预算的331%,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70%。登记费征收额达2,750万亿越南盾,相当于法令预算的167%、省人民议会预算的167%,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48%……
2010年是义安省企业和商户数量强劲增长的一年,新成立组织1,287个(有限责任公司613个、股份公司657个、私营企业17个……),新注册个体户7,528个,使全省经营和管理税收的企业和商户总数达到7,302个,商户总数达到52,571个。
这一年,数百个组织、个人和家庭向预算缴纳了大量税款,典型的有:Tate & Lyte 甘蔗有限公司(812 亿越南盾);Sabeco Song Lam 包装股份公司(756 亿越南盾);Bac A 股份制银行(507 亿越南盾);义安军电公司分公司(466 亿越南盾);Tuong An 植物油股份公司(420 亿越南盾);义安牛奶厂(361 亿越南盾);VINAFOODI 面粉公司(358 亿越南盾);义安石油建设公司(347 亿越南盾);Tan Khanh An 单一成员有限公司(311 亿越南盾);VTC 在线媒体股份公司(283 亿越南盾);义安农业材料股份公司(265 亿越南盾);义安电信(208 亿越南盾);第四交通建设公司(138 亿越南盾);荣市塑料包装股份公司(108 亿越南盾)...
可以肯定,近年来义安省党委和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企业、企业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建设和发展经济目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国家财政拓展收入来源的核心力量。
每年,数百家企业和商户顺利履行纳税义务,被列入“金榜”,这充分体现了企业和商户在开展爱国竞赛运动、努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以及履行国家预算义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然而,与注册企业和商户的数量相比,企业年度预算缴纳额仍然较低,缴纳金额较大的企业(超过500亿越南盾)数量仍然较少。
为了继续发扬已取得的成果,为超额完成2011年及以后年度预算收入目标做出贡献,企业、经营户需继续努力,克服困难和挑战,主动掌握整合知识,了解法律政策,转变思维,加强合资合作,互相帮助和支持,扩大生产,革新设备、工艺路线,打造品牌。
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生产力、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生产出大量优质产品和服务,逐步占领地区和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预算收入,使义安省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中不断前进。
各级国家管理机关要为企业和企业家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和最佳环境,促进生产经营发展。税务部门要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宣传支持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受理和处理税收政策法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推进行政改革,简化、公开、现代化税务行政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减少纳税人不便,协助纳税人向国家预算纳税,创造最佳条件。定期监测、发现、表彰和推广典型案例,切实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在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中开展生产兴税、纳税兴企的爱国竞赛运动。
泰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