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能型群众运动”竞赛运动
I——问题陈述:
1. 开发项目的必要性
- 贯彻落实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和省委常委会提出的“高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方针,过去一段时间,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越南祖国阵线、各级群众组织和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下,全省已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树立和发展了许多“高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典型、楷模。由此,为推动爱国竞赛运动作出贡献;参与解决基层许多困难和复杂问题;为在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全省和地方政治体系建设等领域取得伟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然而,过去的“巧妙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仍然存在不足,今后需要各级党委大力、同步指导,政治体系内各组织积极、负责地参与,使该运动达到新时期群众动员工作的要求。
- 越共中央委员会2013年6月3日第25号决议-NQ/TW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党对民运工作的领导;越共十一届中央政治局第26号决议-NQ/TW关于“至2020年义安省发展方向和任务”,为民运工作提出了新观点、新目标、新任务和新措施。其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治系统积极开展“高明民运”竞赛运动,广泛聚集民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团结一心,争当先锋,努力实现到2015年把义安省建成北部地区小康省的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工业省奠定基础。
2-法律依据:
- 越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2013 年 6 月 3 日第 25 号决议 - NQ/TW“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党对群众动员工作的领导”。
- 中央政治局第290-QD/TW号决定,关于颁布《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条例》
- 国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乡、区和城镇实施民主的第 34/2007/PL-UBTVQH11 号法令。
- 1998年9月8日政府第71/1998/ND-CP号法令,关于颁布在机关活动中实行民主的规定。
- 2013 年 6 月 19 日政府第 60/2013 号法令,关于“关于《劳动法》第 63 条第 3 款关于在工作场所实施基层民主规定的详细规定”。
- 2000 年 9 月 21 日总理第 18/2000/CT-TTg 号指示“关于加强群众动员工作”。
- 2009 年 2 月 2 日省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关于“组织‘巧妙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计划编号 70-KH/BDVTW。
- 2009年4月27日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第151号指示-HD/BDVTW,关于“评估典型的‘熟练群众动员’的基本标准”
- 2012 年 2 月 10 日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第 43 号指示 - HD/BDVTW“关于开展‘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
- 2010 年 9 月 21 日省委常务委员会第 2138-QD/TU 号决定,关于颁布“乂安省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条例”
- 2013 年 8 月 7 日第 232 号公报 - CV/BDVTW“关于开展‘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迎接党的传统群众动员工作日 83 周年,并落实第 25 号决议 - NQ/TW”
- 2009 年 9 月 25 日省委常委会批示第 2288 号-CV/TW 号“关于继续领导和指导群众动员工作的实施”。
3.项目范围:
该项目提出2014年至2020年在机关、单位、居民区等开展“善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典型、范例和目标、任务和解决方案。参与实施的主体是从省级到基层的政治系统各组织。
二、2009年至2013年“善于动员”竞赛活动情况
1. 取得的成果:
省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和各区、市、镇党委深刻认识“善于动员”竞赛运动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每年都指导党委印发指导性文件,指导检查,督促落实。许多地方和单位在各领域树立了“善于动员”的典型和样板,为推动全民爱国竞赛运动不断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作出了贡献。
1.1.关于数量:
截至目前,全省体动系统已协调打造区级“精干体动”典型360个、基层典型2852个,其中:
区级
+ 经济领域:1591210
+ 文化和社会领域:59,565
+ 国防和安全部门:42,482
+ 建设政治体系:84,705
1.2 “巧妙的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有效性
- 为深入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计划和目标而开展的“高水平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由党委领导、指导和组织开展,以群众动员干部队伍为核心的政治系统各组织、祖国阵线、社会政治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各个领域,涌现出许多“高水平群众动员”的典型和范例,开展了务实有效的活动。
+经济方面:各经济部门将典型经济活动与建设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区运动相结合;转变经济结构,发展畜牧业、农作物,发展生产、服务和贸易;已建成投资额超过2020亿越南盾的典型经济活动,将数千个混合菜园改造成具有商品价值的菜园,建设370个畜牧场和数百个大型菜园;公布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项目和规划……经济部门“熟练的群众动员”为2013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10万吨做出了贡献,比2012年增长0.6%;总产品增长率达到7%(全国平均水平为5.4%);人均收入达到2357万越南盾(2012年为2122万越南盾);贫困率下降到12.5%(2012年为15.6%); 1个公社满足新农村建设标准19项中的19项,6个公社满足16项标准,8个公社满足15项标准。
+ 文化社会方面:重点开展鼓励学习、鼓励才艺运动,开展居民区文化生活,动员群众与国家一道捐资兴建学校、医疗站、文化馆等。2013年,动员干部群众为“鼓励学习基金”捐款450亿越南盾,其中帮助贫困学生和教师渡过难关340亿越南盾;创建37万个好学家庭、6010个好学家族。文化家庭比例达76%;5790个村、村组有4810个村、村组有文化馆,占83%。全省有3763个村(占65.5%)、乡(占48%)乡村公路基本通沥青。各街、村、村组文化馆和村内公路建设贡献率达70-80%。
+ 在安全防务领域:宣传动员群众参与防治社会弊病;建设民兵自卫队和自治团体,维护村镇安全;开展调解活动;参与“全民保卫国家安全”运动;建设国防和人民安全阵地。过去一段时间,95%的家庭签署了预防毒品犯罪、遵守道路交通法的承诺书;组织了1891场群众集会。群众提供了2146条宝贵信息,帮助有关部门查处了788起刑事犯罪案件、670起毒品案件、607起走私和贸易欺诈案件、112起环境违法案件;人民监察机关的活动促进了基层监察1688起案件,发现违法行为1506起,并建议处理982起。动员各族群众关心建设和平友好边境,维护边境主权和安全,信访、投诉、控告办理率达92%。
+ 关于政治体系建设:增强政治体系各组织、干部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责任感。基层党组织和政治体系各组织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基层党委、支部廉洁自律率比2008年增长9.1%,为巩固和提高宗教、民族地区基层政治体系活动质量作出了贡献。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成员聚集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消除了特殊地区基层薄弱环节。
+ 祖国阵线和各组织积极动员:每年筹集超过100亿越南盾用于建立“扶贫基金”,特别是2013年,筹集资金210亿越南盾,完成“扶贫基金”170亿的目标。2014年春节期间筹集资金217.95亿越南盾,向有功之士、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发放46741份慰问品。全省动员群众捐款386.4463万越南盾。2土地、2,568,842个工作日、3,269,505亿越南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100%的公社、坊、镇设立了社区投资监督委员会,其中42%有效运作......调动全民力量参与克服困难,为防止经济下滑,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目标做出贡献。
- 政府和国家机关“熟练的群众动员”,为落实与行政改革相关的民主规定做出贡献,取得了进步成果,100%的省级机关成立了落实基层民主规定的委员会。21个县、市、镇中的20个,480个乡、坊、镇中的457个,22个部门、行业和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实施了“一站式”机制;21个县、市、镇中的10个和一些部门、行业实施了“一站式”机制……为机关、企业和人民办理行政手续创造了便利,特别是减少了出行时间,逐步减少了办理工作中的骚扰和不便。
——“精干群众运动”竞赛活动为改善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生活,建设新农村,落实基层民主法规,巩固和提高政治体系活动质量,有效参与解决基层困难和紧迫问题做出了贡献。凝聚了人民的团结共识,激发了人民的潜力、创造力、主力军和资源,努力完成各级党代会提出的政治任务。特别是2013年,群众运动工作为稳定全省经济、促进增长、改善民生、保障国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政治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主要目标(20/25目标)已超额完成既定计划。
- “善于动员群众”竞赛运动是按照胡志明主席的教导“人民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民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动员群众不好,做什么事都不好,动员群众善了,做什么事都能成功”进行。
2.存在与局限性:
——一些党委对“技术性群众运动”竞赛运动指导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机关、部门、分支机构和组织参与不够积极、及时,运动质量参差不齐。
——发展模式和典型还不够全面,有些模式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影响力不够,一些地方的宣传总结、经验借鉴和复制推广还比较滞后。
存在的原因和局限性:
——一些党委、机关、部门、分支机构、组织和部分干部、党员、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对“善于动员”竞赛运动的认识和责任不够深入、不够到位,有的地方没有制定行动方案,对实施情况缺乏检查监督,没有及时进行激励和督促。
- 群众运动、祖国阵线、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各组织在示范建设工作中的协调有时不够紧密。示范建设的投入资源有限。
三、到2020年树立典型、树立榜样、推进“善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1.总体目标:发挥群众动员体系、祖国阵线、社会政治组织的核心作用,动员各组织参与政治体系,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打造和推广一批切实有效、可持续、广泛的“熟练群众动员”模式,推动“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不断深入发展,为完成经济社会、国防安全目标作出贡献,建设各级党代会决议确定的政治体系。
2. 从现在到2020年的一些具体目标:
维护并持续发展现有模型,并努力:
——省、区直机关、部门、分支机构、组织建立1-2个“熟练群众动员”试点模式。
- 每个公社、坊、镇建立3-5个试点(选择困难和薄弱地区;均衡所有地区)。
3. 任务和解决方案
3.1.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政治系统各组织、干部、党员和群众对“高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认识和责任感
——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配合宣传委员会、大众传媒机构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信息,开设专版、专栏,增加播出时间,及时反映“善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情况、典型、集体和个人。
——省委民运委员会将协调有关部门、分支机构,编制2014年全省“巧动员”典型案例集,印发基层。
- 各机关、部门、分支机构和组织利用记者、宣传员和杂志、通讯和信息推动垂直领域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新的、创新的典型、特殊困难领域的典型、各领域综合典型等的宣传推广。
3.2. 建立和加强各级“熟练群众动员”运动指导委员会。
——各级党委成立并巩固“高水平群众动员”竞赛运动指导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常务副书记、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祖国阵线领导代表、各社会政治组织代表以及经济、社会、国防安全领域各部门领导代表。指导委员会由常务副书记任主任;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兼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单位成立由3至5名成员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其中1名机关、单位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
3.3. 制定“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计划和活动方案
- “精干群众动员”运动指导委员会制定年度和季度计划及活动方案。指导各成员单位承担责任;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协调指导典型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各自负责的地区“精干群众动员”竞赛运动。重点打造困难地区和特殊地区的典型示范,在各行动领域全面开展典型示范,关注解决群众关心的紧迫问题(环境卫生、交通安全、自然资源保护、食品安全等),加强试点地区经验分享,扩大试点范围。
-指导委员会负责定期向党委常务委员会报告“巧妙群众动员”运动的实施结果。
3.4.指导、督促、检查、监督“善于动员”竞赛运动的开展。
——指导委员会有指导建立模式和典型事例的文件。
- 每年协调一次设施检查;各机构和单位必须做好自我检查并向指导委员会报告。
3.5.组织对运动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
——2015年、2020年,省级组织开展“巧动员”竞赛活动初审和终审。
——区级五年评审两次。
——基层每年结合每年10月15日群众动员工作传统日开展一次总结、评比和表彰典型活动。
3.6.实施成本
- 各级人民委员会根据同级指导委员会的年度计划,支持开展“高水平民运”竞赛运动的示范点建设和活动经费(责成民运委员会编制预算,财政部门审核,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
——各机关、单位、地方根据具体情况,整合活动,有资金来源支持典型示范,开展指导委员会“高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
四、实施
1.省党委、区、市、镇党委、省委直属党委、省、区两级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负责根据地方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领导、指导、宣传项目内容,成立指导委员会,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2.省委民运委员会配合各部门、省委办公室、祖国阵线、群众组织指导、检查、督促、总结“善于动员”竞赛运动的实施情况,每年向省委常委会(通过省委民运委员会)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接受者: - 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副本); - 省委委员; - 省人民委员会党执行委员会、省人民议会党代表团; - 区、市、镇党委及直属党委; - 省委办公室和委员会; - 省阵线和群众组织; - 办公室主任; - 保存 VPTU。 | 代表常务委员会 常任副秘书长 陈红珠 |
义安省委 * 数字 - MULTI/TU | 越南共产党 荣市,日期月份年份 2014 |
项目
建立模型、示例、推广
竞赛运动“巧妙的群众动员”
---------
I-问题陈述
1.开发项目的必要性:
义安省是越南自然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面积达16,490平方公里。2河内市与老挝接壤419公里,海岸线82公里,地形多样,地势破碎,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疫病频发。全省人口300多万,7个民族、多种宗教杂居、交织。河内市经济起点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日益深入的国际融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产生迅速影响。在艰苦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近年来,各级党委、机关、祖国阵线和各组织充分认识到群众动员工作在动员群众、顺利完成地方和单位政治任务中的重要意义,建立了以“熟练群众动员”为代表的多种典型模式,并被广泛推广;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开展的“熟练群众动员”运动日益深入,成效显著。
然而,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2013年6月3日第25-NQ/TW号决议《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党对民运工作的领导》即将付诸实施,并圆满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局第26-NQ/TW号决议《至2020年义安省发展方向和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各机关、祖国阵线、从省到基层的政治社会组织继续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典型,开展“高超的民运”竞赛运动,把群众凝聚成广泛的社会力量,宣传动员人民发挥巨大作用,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2.法律依据:
- 越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2013 年 6 月 3 日第 25 号决议 - NQ/TW“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党对群众动员工作的领导”。
- 中央政治局第290-QD/TW号决定,关于颁布《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条例》
- 国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乡、区和城镇实施民主的第 34/2007/PL-UBTVQH11 号法令。
- 1998年9月8日政府第71/1998/ND-CP号法令,关于颁布在机关活动中实行民主的规定。
- 2013 年 6 月 19 日政府第 60/2013 号法令,关于“关于《劳动法》第 63 条第 3 款关于在工作场所实施基层民主规定的详细规定”。
- 2000 年 9 月 21 日总理第 18/2000/CT-TTg 号指示“关于加强群众动员工作”。
- 2009 年 2 月 2 日省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关于“组织‘巧妙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计划编号 70-KH/BDVTW。
- 2009年4月27日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第151号指示-HD/BDVTW,关于“评估典型的‘熟练群众动员’的基本标准”
- 2012 年 2 月 10 日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第 43 号指示 - HD/BDVTW“关于开展‘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
- 2010 年 9 月 21 日省委常务委员会第 2138-QD/TU 号决定,关于颁布“乂安省政治系统群众动员工作条例”
- 2013 年 8 月 7 日第 232 号公报 - CV/BDVTW“关于开展‘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迎接党的传统群众动员工作日 83 周年,并落实第 25 号决议 - NQ/TW”
- 2009 年 9 月 25 日省委常委会批示第 2288 号-CV/TW 号“关于继续领导和指导群众动员工作的实施”。
二、现状
1. 过去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开展的“善于动员”竞赛运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全省许多地方和单位群众动员工作方法新颖、做法新颖、成效显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集体和个人“善于动员”的典型和楷模,为地方和单位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巧动员”运动真正遍及全省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取得了务实的成效,增强了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为努力完成政治任务、解决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的新问题注入了强大动力。
每年,各县、市、镇党委和省委直属党委的群众动员委员会都积极指导党委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指导性文件,结合“学习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和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指导党委召开会议,向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党组织、机关、部门、阵线、工会、群众组织和各行各业的群众进行宣传、部署和开展竞赛活动。全省平均每年打造和推广2500至3500个“精干群众动员”典型案例,在各个领域取得切实成效。具体如下:
- 在经济社会领域:各级政治系统各部门都致力于动员群众发展经济社会,搞好生产经营,合法致富,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积极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迫切问题,照顾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全省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8%,贫困户数量从2011年的22.89%下降到2013年的12.5%)。许多“高明的群众动员”典型案例在转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创办企业、建设农场、发展职业村和手工艺村等方面卓有成效(在祺山种植雪山茶,在桂峰种植百香果,饲养水牛、奶牛用于商品生产,以及鸭子、黑鸡、黑猪等特色产品,种植蔬菜用于高收入……);在解决土地纠纷方面“高明的”;土地恢复、工业园区场地清理、城市地区建设、移民安置计划和项目的实施……与此同时,由于政治体系内各组织采取了多种“巧妙”的动员方式,开展了“国家与人民携手合作”运动,建设民生工程、交通基础设施、水稻种植等(动员人们捐献了35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2 土地、数千米围栏、数万个工作日建设新农村”;2010年至2013年,拨款3013亿越南盾用于建设学校设施……,为克服困难、防止经济下滑、有效实现各地方、各单位的政治目标和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防安全领域:“高明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为加强法制宣传做出了贡献,紧密联系群众,创造性地、有效、巧妙地开展宣传动员,弘扬革命传统,发挥人民群众在建立保卫祖国、维护安全秩序、巩固国防和人民安全局面的全民运动中的作用(动员群众设立8000多个举报信箱,发布数千条重要新闻报道);从2010年至今,在基层组织对话、调解2000多起复杂案件;逐步遏制犯罪和社会弊病,创造政治稳定,凝聚人民共识,加强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精干群众运动”竞赛活动有助于加强党建和政府建设,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提高群众组织群众运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增强各级群众运动委员会为党委提供群众运动工作建议的能力。“精干群众运动”竞赛活动有助于发挥人民当家作主作用,动员群众参与建设廉洁强大的党政群团(2011年至2013年,新建村镇党支部9个,无党支部的村镇减少到93个,发展新党员13193名);“精干群众运动”竞赛活动有助于推进行政程序改革,在基层落实民主规则;“干部、公务员、公务员忠诚务实、敢于创新、尽职尽责、模范带头人”; “坚决抵制考试消极怠工、教育成绩病”;“厉行节约,防止腐败”。通过群众动员工作,教育干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提高领导素质和能力,动员群众为建设廉洁坚强的基层党组织贡献力量。
2. 局限性和困难
一些党委和机关对树立典型、推进“精兵强将”竞赛运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充分,领导指导不够积极有效。一些地方只是下发文件,没有组织开展和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不同步、不经常、不紧密,特别是政府官员之间,一些部门、部门和机构之间的配合有时不够紧密。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前期、总结和经验总结工作积极性不强,不经常性,仍然等待上级指示。树立典型、推进“精兵强将”竞赛运动在政治系统各组织和各领域开展不均衡,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树立典型、推进“精兵强将”的典型仍然较少,党和政府建设参与度仍然有限。
3. 局限性和困难的原因
上述情况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原因。一些党委、机关、祖国阵线和政治社会组织对树立典型、开展“高水平群众动员”竞赛运动在宣传动员群众发展经济社会、维护国防安全、建设地方和单位政治体系方面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自身责任认识不足,领导和指导不到位;对重点和关键环节认识不清,部署和实施工作资源配置不足。各级部门、部门和组织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很多地方典型、典型建设工作没有贴近地方、单位和群众的特点和实际;宣传动员工作存在因材施教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树立典型、开展“高水平群众动员”竞赛运动的成效。
三、目标、任务和解决方案,树立榜样,推动“全民动手”模范运动
1. 目标:为了丰富群众动员形式,打造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本着“竞赛就是爱国,爱国需要竞赛”的精神,积极参与爱国竞赛运动。各级党委、机关、祖国阵线和各人民团体要紧紧围绕政治任务,把握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巧妙地动员群众,集中力量有效解决困难任务和新出现的任务,从而根据地方、单位实际,确定竞赛内容和开展方式,形式多样、丰富,适合每个主体。树立典型、树立榜样,推动“巧妙的群众动员”竞赛运动,必须与“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活动以及祖国阵线、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竞赛运动相结合。
2. 任务和解决方案
2.1.加强各级党委对典型示范创建工作的领导,推动“巧动员”竞赛运动
1.继续深入学习和正确领会胡志明主席《民运》一文中提出的民运思想和风格以及越共十一届中央委员会2013年6月3日第25-NQ/TW号决议《关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党对民运工作的领导》中提出的党的五项观点。部署和有效落实中央政治局2010年2月25日第290-QD/TW号决议和省委常委会2010年9月21日第2138-QD/TU号决议《关于颁布政治系统民运工作条例》。
2.各级党委领导典型示范创建工作,开展“善于动员”竞赛运动,鼓励和发挥人民当家作主作用,动员人民一切力量,树立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思想意识,反对保守、停滞思想,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重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合法的利益问题;巩固国防安全;建设廉洁、强大的党和政治体系。
3. 创新领导方式和实施方向,使典型示范和“善于动员”竞赛活动取得实效,成为常态化、持续性工作。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善于动员”典型示范。指导政府、祖国阵线和各组织集中投入,打造一批试点典型;加强在大众传媒上宣传典型示范和“善于动员”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效。省级编制“善于动员”典型示范册,传播经验和良好做法,服务于宣传工作,并在全省推广。
4. 成立本级“精干群众动员”典型创建指导委员会,负责本级党委委员典型创建工作,并每年将典型创建工作成效作为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
五、树立典型,推进“功夫群众运动”要讲求实效、厉行节约,避免形式主义;以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每一个典型、功夫群众运动成效的标准。定期督促、检查、总结、总结,及时给予奖励。
2.2.创新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和军队群众动员工作模式,树立典型,推进“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
1.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习党委关于创建典型、推进“善于动员”竞赛运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任务的政策,制定指导实施的方案和文件。出台相应的机制和政策,鼓励、激励和推动创建“善于动员”典型,研究和支持创建一批试点典型。
2. 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要负责树立典型,参加与业务工作任务相结合的“善于动员群众”竞赛运动。国家机关,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的部门、机关和单位,要“善于”宣传动员群众,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3.各级机关要有效落实与越南祖国阵线和各群众组织在树立典型、示范点方面配合开展“高技能群众动员”竞赛活动的规定,结合地方、单位完成经济社会任务。每年要及时进行评估、补充和广泛推广。
4. 发挥武装力量在“高水平群众动员”竞赛运动中的典型示范作用,重点在基层,特别是艰苦特殊地区,推动开展保卫国家安全、建设安全根据地、安全阵地、随时准备战斗的群众运动。充分挖掘经济社会发展潜力,保障国防安全,提高群众动员工作实效,巩固军民团结。
2.3.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发挥越南祖国阵线和各政治社会组织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熟练群众动员”竞赛运动。
1. 深刻领会、提高认识,树立典型、表率的重要意义,在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和群众中大力开展“善于动员群众”的竞赛运动,结合宣传动员工作,动员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路线、国家政策和法律。在群众中形成高度的认识和执行共识,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外交、党的建设和政治体制等任务作出贡献。
2.组织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和群众参与提出意见,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政策和国家法律;有效落实民族大团结路线;竞相提高工作、生产经营、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同舟共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建设居民区文化生活;建设基础设施(电力、道路、学校、车站……);防治自然灾害、疫病,保护生态环境等。
3.发动人民群众艰苦朴素,反对各种不良现象、社会弊病、腐败、浪费等现象,有效开展“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活动,参加“全民保卫国家安全”运动,建设国防,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有效打击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4.动员和组织人民发扬民主,参与建设廉洁、强大的党、政府、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
5. 加强祖国阵线和人民组织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典型和榜样。“熟练的群众动员”竞赛运动必须真正以基层、边远、孤立和弱势地区为重点开展。
6. 各阵线和群众组织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愿望和生活状况,制定典型示范创建计划、内容和标准,及时解决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和群众的迫切需要和切实可行的问题,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相统一。从省级到基层,每个群众组织每年至少要创建2至5个卓有成效的典型。每年要及时总结典型示范创建工作和“精干群众动员”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和典型。
四、实施组织
1.各区、市、镇党委、党委、党代表团、党的执行委员会、省委直属党委制定项目宣传和组织实施计划。
2.人民议会党组领导研究出台有关机制和政策,为创建“熟练的群众动员”典型奠定法律基础,并监督其实施。
3.省人民委员会党执行委员会领导省人民议会机制和政策的具体化,颁布新的法律文件,为建设一批“熟练的民运”典型和标兵提供资金支持;定期监督、检查、评估各级政府落实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和措施,推动“熟练的民运”竞赛运动。
4.省委宣传部配合各厅、各部门、各行业,指导广播电视台、新闻机构加强和创新宣传工作,弘扬典型、典范,使“巧动员”运动成为一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革命行动运动。
5.省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制定实施该项目的计划;组织向工会会员、协会会员和各阶层人民学习、传播和宣传该项目。
6.省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持并协调各党团、党的执行委员会、党的委员会、区、市、镇党委、省委直属党委定期督促、检查、督促、总结,并定期向省委常委会和常务委员会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已得到彻底了解并传播至党支部。
接受者: - 中央秘书处(复印件) - 中央群众动员委员会,中央办公室(副本); - 省委委员; - 党代表团、党的执行委员会、省青年联盟执行委员会; - 各省委; - 省级部门、分支机构和行业; - 区、市、镇党委及直属党委; -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 心血管疾病; - 保存 VPTU。 | 代表常务委员会 常任副秘书长 陈红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