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森林质量的新项目刚刚获得政府批准。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琉光于2024年2月7日签署第171/QD-TTg号决定,批准关于到2030年提高森林质量、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项目。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天然林中的特种用途林、防护林和生产林的质量,发挥各类森林的功能,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碳储量,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作出贡献。

项目计划改造优质森林面积24万公顷,其中特种用途林3.6万公顷,防护林13.8万公顷,天然生产林6.6万公顷。
天然林质量是指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要求,在森林蓄积量、树种组成多样性和森林结构等方面得到改善的贫瘠林、衰竭林和无蓄积量的森林。
该项目在各省、直辖市、山洪暴发、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林区质量亟待提升的中部山区、北部中部山区、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等三个社会经济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部署实施。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实施本项目内容。
关于提高沿海森林(包括特种用途林、防护林和生产林)质量,根据越南政府总理2021年10月4日第1662/QĐ-TTg号决定批准的《2021-2030年期间保护和发展沿海森林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项目》实施。
具体确定需要提高森林质量的森林对象的面积、位置和边界。
该项目的任务之一是审查现状,确定需要提高森林质量的森林对象的具体区域、位置和边界。
据此,具体审查现状,确定需要提高质量的每种森林的具体面积、位置和边界,以确保可行性,适合保护区的特点和现状,树种组成,以及每种特殊用途林、防护林和天然林生产林的结构,按照森林管理者的以下方向:
特种用途林:指代表典型天然林生态系统、面积较小、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地区,储量较差、储量枯竭、无储量的森林。
防护林:上游防护林区储量贫乏的天然林、储量枯竭的天然林、无储量森林、低质量人工林;江河流域、大型湖泊、水电站大坝、灌溉大坝;坡度陡峭、滑坡危险性高的场所。
生产林为天然林:储量贫乏的天然林、储量枯竭的天然林、无储量森林;优先考虑地势险峻、滑坡危险性高的地区、江河流域、湖泊、水电站大坝、灌溉工程等区域。
制定改善森林质量的项目、计划和战略
项目的另一项任务是制定森林质量提升工程、规划和方案。具体而言,在梳理确定森林现状、主体、面积、森林类型(按森林经营者分类)的基础上,制定森林质量提升工程、规划和方案,并针对每个森林类型确定促进天然更新、增植天然更新、富林育林、培育森林等具体的造林措施。
根据各生态区域林业类型(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生产林)的功能,选择提高森林质量的树种,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防护能力。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多用途树种、适应不同立地条件的树种以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珍贵稀有树种。
关于区域森林质量提升试点工作,在复杂地形、坡耕地、干旱区,按照林型(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生产林为天然林)和生态区域,建立以乡土树种为主,多层次、多树种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能力和森林防护功能的森林质量提升试点模式,进行区域部署和实施;在监测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和推广,在全国其他地区和区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