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
(Baonghean) - 平川乡是昆强县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地”地区的一个乡。Que村是平川乡“低地”地区的一个村庄。
世世代代,阙村的人们都以刀耕火种和饲养牛禽为生。由于这里地形以陡峭的丘陵和山脉为主,湿地面积微乎其微。因此,生活常常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完全依赖于天气。此外,人们的知识水平仍然较低,将科技进步应用于生产的能力非常有限。这导致了农作物和牲畜的生产力和产量增长停滞不前。更不用说缺乏科技知识,导致不幸的损失。2011年,一场流行病(败血症)爆发,阙村的牛群死亡多达53头,其中一些家庭死亡了5头,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万越南盾。此外,散养也导致牛被冻死或被盗,这种情况至今仍时有发生。
去 Que 村的路 - Binh Chuan 公社 - Con Cuong
通常,一个社区的社会保障至少需要保障四个要素:电力、道路、学校和车站。然而,在Que村,上述四个要素仍然远远不够。因为到目前为止,Que村乃至整个平川乡的居民都没有使用电网电力。这里的人们主要使用油灯或小型涡轮机照明。从Con Cuong镇到平川乡的乡际公路自2006年开始修建,至今已近6年,给Mau Duc乡、Don Phuc乡和Binh Chuan乡的居民带来了诸多障碍和困扰。大多数路段只是由承包商平整,而不是铺设路面或沥青。因此,每逢下雨天,这条路就会变得泥泞湿滑,车辆几乎无法通行。在这些日子里,包括Que村在内的许多村庄都与世隔绝,变成了“绿洲”。
2011年9月的洪灾期间,仅奎村就被困了十多天,许多家庭面临饥饿。救援大米运到了公社中心,但却无法通过8公里泥泞不堪、泥泞不堪、山体滑坡的道路运送到奎村村民手中。没有电、泥泞偏僻的道路阻碍了奎村孩子们上学。村长魏文焕先生说:“由于生活艰苦、路途遥远,许多学生不得不辍学,其中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奎村,任何一个孩子上高中的家庭,就像一个低地家庭上大学的孩子一样。”当然,由于交通不便,奎村村民的医疗保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以上困难是鹊村群众致贫的根源。目前,鹊村贫困发生率为78/86,剩余8户中,有7户属于近贫户。特别是全村50%以上的农户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村长魏文焕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强调:“要使阙村脱贫致富,必须加大投资开垦土地,扩大稻田面积,建设灌溉系统,加强科技培训。同时,要尽快建成交通线和输电线,扩大经济社会交流,提高群众认识,逐步改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