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山区民间音乐

November 6, 2009 11:32

为了保护和为了弘扬义安省泰族、苗族和高木族的音乐特色,音乐学院最近与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协调,在 Ky Son 和 Con Cuong 县组织了多场民间音乐和舞蹈课程。

目标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基础班设定的目标和要求已经实现,但要以可持续的方式保留音乐特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启山区群众艺术团的艺术表演。

我们有幸见证了昆强县蒙山乡、奇山县塔卡乡和友剑乡的学生和教师们的喜悦和兴奋。刘忠迪、蒙氏莱(奇山)、魏氏谭、梁文业(昆强)等艺术家都已年过花甲,人们曾以为他们的歌舞和笛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但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在芒族的土地上尽情演奏。高地的泰族、蒙族和高穆族的男孩女孩们似乎正在远离祖先的“灵魂”,但实际上,他们仍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充满热情。因此,对当地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将音乐身份传承给后代的幸运机会。课堂上的学习氛围非常严肃,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上课是传承祖先宝贵遗产的机会。按照计划,截止日期过后,音乐学院和文化体育旅游部将访问每个班级,审查结果并批准预算概算。

我们在本文中提出的问题是课程结束后民歌、民间舞蹈和传统乐器的保存与传承。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按计划为15天,部分课程延长至1个月),这段时间仅够学生初步了解,而不足以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因此,课程结束后,如果不定期练习,学生很可能会完全忘记所学技能。尤其对于如今被现代媒体主导的年轻一代来说,除了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之外,保存和维护音乐身份认同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时,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文化部及各级部门在接受评审结果后,应组织成立民族歌谣及传统乐器社团,并拨付一定经费,保障社团正常运转。社团理事会应定期组织排练演出,购置乐器和服饰,并组织与其他单位的交流。同时,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在节假日组织节庆活动、文化艺术交流,鼓励开展传统演出。以上举措将有助于激发民众热爱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而确保民族音乐认同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持续有效。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保护山区民间音乐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