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家一个成为巨龙的机会
(Baonghean.vn) - 似乎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龙”这个词何时出现在国语中;更没有人敢肯定他们见过龙,但人们谈论龙时总是带着敬意,这也是许多人的愿望。
根据《越南词典》(社会科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龙是一种具有蛇身和腿的虚构动物,象征着封建制度中国王的权威……所以,“龙”有可能出现在封建时期。没错!能够见到“龙的面容”,受邀前往“龙的宝座”,聆听“龙的言语”……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耐人寻味的是,我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早已终结,但龙却依然……“顽强”,似乎正在日益繁盛。

“鱼跃龙门变龙”的传说由来已久!更近些年,半个多世纪前的春夜,在保卫升龙和河内的导弹发射场上,“龙”们接连飞起,扭断了成群傲慢的飞行堡垒的脖子,宣告着国家和平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亚洲各国“化龙”的壮举依然令世界惊叹!
因此,龙从王者的象征,变成了强势崛起、质变和创造非凡奇迹的象征。春日里,我们本应谈笑风生,但懂得直面真相,才是创造变革、带来新喜悦的首要因素。因此,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值得一提一句许多人早已耳熟能详的令人不快的评论:“越南错失了成为龙的机会……”。没错!国家统一后,在新千年即将到来之际,许多人都期盼着越南早日“成为龙”!……
平心而论,过去几十年来,尽管遭遇全球经济危机,南北自然灾害频发,机制不完善仍造成诸多障碍,但越南仍然取得了突出成就:越南的作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大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永桔厂数百万吨汽油和机油投放市场,“让人民用上我们的油”……那么,越南为何迟迟未能“成龙”呢?
懂得反省是好的征兆。想想看,如果人总是“喜出望外”,总是笑容满面,总是举起“100%”的酒杯庆祝胜利,那人肯定会变得主观,变得醉醺醺的,把蛇当成……龙!如果我们“恼火”了,懂得反省,说明我们不满足于现状,所以决心找到一个“突破口”来克服。那时,我们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变成龙”。

突然想起,两百多年前的龙年,也就是1820年,明命国王一登基就写下了“龙语”:“吾闻道通则国安,道闭则国乱……民欲观象,必以正表;君欲听其过,必待臣民坦言。故我特命京城四品以上文武百官,城外诸城营镇官员,各思各议,竞相禀报,是否过失于吾……诸位应直言,不必恭敬,朝政之弊,百姓之疾苦,一并禀报,吾将亲自审察,择其所改……”
当时,没有人对哪个国家“化龙”做出排名,但正是因为严苛的“龙语”(国王的训诫),优待正直之人,憎恶谄媚之人,才使得明命王朝的国家比阮朝其他所有王朝都强大。连封建君王尚且如此,更何况今天的革命者,为何不敢正视真相,不敢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敢纠正那些制约和拖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弊端”。
胡志明主席,这位从1911年从边雅荣到1952年严辛年间,为了寻找救国之路而从义安走出来的年轻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毅然决然地指出:“腐败、浪费、官僚主义是人民、军队和政府的敌人。”
在2024年武氏之春即将到来之际,重温胡志明主席的上述教诲意义非凡。72年前,他曾明智地指出,那些弊端至今仍在制造障碍,对越南未能“化龙为龙”造成了重大影响。
欲“龙腾虎跃”,必先轻盈优雅。世界普遍的现实是,当一个国家仍然“沉重”地拥有一堆国家资产,却经营不善的企业时;每年的增长数字还包括外债和“公共债务”的“负担”,以及巨额的“私人债务”,包括无数不知道泡沫何时破裂的房地产……;不仅如此,还要承担预算负担,支付那些繁琐冗杂、层层叠叠的“机构”的工资,那么腐败身负重担,如何才能脱困成龙?……

虽然讨论起来太多,但我们相信,随着多年来决议不断给予我们的启迪,在继续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能找到“突破口”,逐步卸下“包袱”,让国家有机会“成龙”。
“嘿!春天来了!”……这歌声,这春天的召唤,这龙年的春天,催促我们抓住机遇,化龙为龙。一个以“龙与仙女的传人”而自豪的国家,一个拥有千年文明的首都升龙——河内,一个永远积水的浩瀚湄公河三角洲……这一切,不仅仅是表达“化龙为龙”愿望的名字,更是充满生机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石,是我们期盼“龙腾飞”的坚实“发射台”!
2024年龙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