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易我易”——选官之危
很多人说“让别人轻松,自己轻松”,但这对公务员来说是有害的,选不出合适的人才。
考核干部净化机关实际能力
越南总理阮春福在最近与地方政府举行的会议结束时发表讲话,要求:“我们不能容忍这种‘无所作为’或‘做得不好’的局面。我们不能容忍官员的冷漠、缺乏责任感和缺乏努力。我们需要一个更好、更公平的官员考核机制。”
胡志明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Ngo Thanh Can 博士谈论了这一内容。
![]() |
副教授,Ngo Thanh Can 博士。(摄影:Lao Dong) |
不敢指出不称职的官员
记者:您认为干部“早上打伞上班,晚上打伞回家”工作作风的比例是多少?
吴清灿先生:我记得大概二十年前,一个单位领导在谈公务员能力的时候说过:“三分之一干得好,三分之一干得敷衍,三分之一干得不好。”最近通过一些表述,也发现数据也差不多。
很多领导认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员能够胜任工作,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努力工作。通过观察和与许多单位的合作,我们发现,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公务员队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即使是高层公务员,也缺乏胜任本职工作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知识储备。
关于实施团队,除了实际能力之外,质量和素质也是问题。最近表达的意见与当前现实相符。然而,这些只是数字,没有任何评估,尤其是来自独立机构的评估。我们强烈支持进行独立调查,以便就此问题达成共识。
光伏:为什么有这么多“撑伞队”?领导当然知道哪些干部能力不足,但要“点名批评”他们却很难。而且,到年底考核,大多数干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先生?
吴清灿先生:说实话,工作效率低下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做事。在选人上,很多时候能力不合适,我们还是会录用。
除了能力之外,很明显这里存在一些关系,或者他们从招聘和评估过程中借用一些东西来投入公共服务,所以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比如,要指出1/3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是谁,大家都不愿指出。而上报给上级的机关单位考核,只有近1%的人不作为。也就是说,在总结考核中,所有单位都很好,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都是竞赛型的战士,而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却不见踪影。而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家都愿意说,只有1/3的人员能够达到岗位要求。
光伏:第一项改革,就是彻底杜绝一切以“子孙后代、金钱”为标准的干部选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是必须的,但这看起来难度很大,也很敏感,所以很少有领导人能做到,你说呢?
吴清灿先生:如果很容易的话,人们早就这么做了。但在这里,这很难,根本做不到。因为很多人抱怨说,如果他们这么做,就会被裁员。
关系已经渗透到工作流程、人事考核、每个单位的各个角落,不只是省、区、公社内部,很多单位的亲属、家人等都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古人有规矩,领导不许回乡,官员不许在所辖地娶妻、通婚、纳妾;不许用同乡为仆……这样,文官才能清廉。
我们经常讲的办法,就是要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特别是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对违反规定的人要进行考核,要淘汰,要有制裁,要立即执行。那么,如何评价谁是权贵子弟,但是做得好,谁是权贵子弟,但是做得不好呢?
最近,我们提出,需要一个单位进行独立评估,然后采取措施精简工资,选拔人才为公众服务。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光伏:您认为,有什么机制来监督领导干部是否客观、公正地评价官员?
吴清灿先生: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工作能力有限但与领导关系深厚的人员引入体制。
公务员本身在进行这些考核时,往往依靠投票、相互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流程正确,但考核内容未必正确。
必须有规章制度、法规和各种法律来审查和评估这个团队,特别是根据多年来的工作效率和取得的成果。此外,审查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必须将责任和权力落实到负责人身上,并就此问题实施制裁。
比如,你可以任命这些人,但如果他们犯错或者不称职,你就得承担全部责任。尤其是关于履职尽责和公德心的规定,如果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就会受到处理。此外,规定必须明确,因为很多时候规定很笼统,一条一条地重复,这往往会扭曲人们对他们的评价。
光伏:您认为怎样才能淘汰弱官,又能鼓励有才干的人呢?
吴清灿先生:一是要完善法律文书体系,向法治国家迈进,人人尊法、依法治国。
所有正在运作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多余或无力,但如果我们过滤掉、剔除它们,往往会感到痛苦和辛酸,所以大多数人倾向于保留它们。很多人常说“人易我易”,我们帮别人,别人也会帮我们,这对公共服务也是有害的,我们无法筛选出合适的人。
其次,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让人才感到得到发展和利用的环境。此外,我们还必须制定政策,让那些无法胜任现有工作的人,或者那些敢于离职、敢于转行的人,在离职时感到快乐。例如,有些地方会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员工提前退休,以便其他更优秀的人才能够接替他们,但这里的政策必须明确,鼓励他们退休。
这些都是我们在更新和清理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的问题,实施良好的程序来留住人才,并逐步淘汰那些不再适合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