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养殖南美白虾

August 3, 2015 08:36

(奉先安) - 自2008年以来,南美白虾已成为沿海地区咸淡水区养殖户替代黑虎虾的主要养殖对象。目前,南美白虾养殖面积已超过1300公顷/季。然而,近年来,虾病害频发,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给许多虾农带来了困扰。

7月底,我们跟随农业推广人员来到了演州县养虾业比较发达的演忠乡。当地经验丰富的养虾户何世坚先生说,他家有3公顷的养虾地,今年第一茬虾放生了300万尾虾苗,还不包括饲料和虾苗的成本,这两项成本近4亿越南盾。目前,第一茬虾苗已获得丰收,他家正在整修池塘,为第二茬虾苗做准备。但是,全乡45公顷养虾地中,只有6-7公顷是盈利的,约占15%。而2014年的这一数字约为80%。据何世坚先生介绍,今年除了持续的高温天气和高于平均水平的气温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虾苗的病害。他家的8个虾塘中,有1个虾塘没有出现任何病害。但养殖3个月后,虾的单产就达到了170只/公斤。在其他年份,同样的养殖时间,虾的单产只有50只/公斤。Kiem先生表示,除了品种之外,养殖区域受到污染,导致虾生病,生长缓慢,这也是一个原因。

Thu hoạch tôm vụ 1 ở phường Quỳnh Dỵ (TX. Hoàng Mai).
在 Quynh Dy 坊(黄梅镇)收获第 1 批虾。

琼榜是琼琉县养虾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地方。近年来,养虾改变了这里许多农户的生活。虾的产值占全乡总产值的40%。全乡养虾面积超过186公顷,年产量在900-1000吨之间。今年第一茬虾的产量仅为320吨(第一茬是一年的主要产量)。这是有史以来最低的虾产量,导致许多农户面临许多困难。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武文阳先生说。由于第一茬虾歉收,人们已经整修了90%以上的池塘面积,为第二茬虾做准备,希望能弥补第一茬的损失。

据水产厅统计,全省首茬对虾养殖面积超过1350公顷,目前收割已基本结束,总产量超过1350吨。相比2014年对虾养殖产量6000吨,其中首茬对虾产量约占3500吨。由此可见,今年首茬对虾产量偏低,不足去年产量的一半。

除了气候因素外,今年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虾苗来源问题。虽然兽医部门对进口虾苗的管理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例如进口虾苗必须经过检疫并进行妥善养殖。但是,由于对亲虾来源缺乏把控,虾苗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带回检疫的虾苗没有携带任何病害,但养大后,虾苗长不大,并且经常感染疾病。另一方面,由于价格便宜,一些养殖户仍然会购买市场上流通的、来历不明的虾苗。虾苗的养殖成功率在50%左右是由养殖户自己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养殖频率较高,每个养殖区域都没有进行彻底的治理,导致虾苗出现疾病。

2013年以早期死亡综合症为典型,2014年以肝胰腺疾病为主,2015年大部分养殖对虾出现肠道疾病,这证明对虾养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该管理人员测算,迈江流域这一带是全省对虾养殖重点区域,年产量约4000吨。理论上,每产出1公斤对虾,需要1.1—1.3公斤饲料,折算下来,流经对虾养殖区的河流流域每年要排放数千吨虾粪。这里又是养殖区的水源地,因此取水的池塘污染严重。

由于缺乏法规和处罚措施来处理养殖区农户的违规行为,随意排放废弃物导致疾病广泛传播。据黄梅镇养殖区一位专门负责水产品监测的农业推广官员介绍,自养殖季节开始以来,有些农户最多会投放虾苗四次。每次投放后,如果虾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疾病,他们就会将其释放到环境中,以修复池塘,再养殖下一批。每次排放都是病原体在环境中传播,影响养殖区。虽然有些养殖区已经成立了社区组织,但管理不善,也没有处罚措施,所以农户仍然随意排放废弃物。

对虾爆发疾病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追求利润,虾农采用技术养殖方式,没有沉淀池来处理水。根据规定,养殖池面积只占70%,其余30%是沉淀池,用于储存和处理水,然后再输送到养殖池。据琼榜乡同文村胡德全先生介绍,这里是专业养虾区,但仍有50-60%的养虾户没有沉淀池。在奠忠县,这一数字约为30%以上。另一方面,养殖密度对生产力也有显著影响。根据建议,工业化养虾的密度为70-100只虾/平方米,但有些家庭的养殖密度超过200只虾/平方米。由于养殖密度高,当虾长大后,将无法控制疾病。

为使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严格苗种管理。根据对虾养殖户的反馈,2013年CP公司的苗种、2014年的虾苗质量良好,而2015年Viet Uc公司的苗种出现病害,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都是信誉良好的苗种生产单位,但由于苗种并非本地生产,无法控制亲本苗种,导致上述情况。借鉴该地区一些苗种生产单位的成功经验,行业和地方应研究鼓励发展本地苗种生产的机制。

对于虾农来说,合作养虾社区早已建立,但这些组织效果不佳,因为它们尚未出台管理措施和处罚措施,以限制养殖户污染环境。为了管理环境,需要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建设和设置养殖区。目前,已建成7个符合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的养殖区。为了确保安全养殖,一些养殖户采用了休塘的方法。琼春乡(琼闾)的Hoa Duc先生拥有12公顷的虾养殖地,第一季放养5公顷虾,第二季放养7公顷。剩余的土地则轮流用于建设沉淀池。根据专业机构的测算,他们还在考虑实施“休塘”计划,以改善养殖环境。 12村的胡四泰先生是今年第一季养虾大户之一,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今年,他在2200平方米的面积上放养了27万尾虾。21天后,他把虾转移到另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池塘。两个大虾塘的产量都​​一样。1000平方米的池塘每公斤产虾40尾,2200平方米的池塘每公斤产虾60尾。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虾农可以借鉴,提高效益。

文章和照片:段先生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高效养殖南美白虾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