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真正的胡伯伯战士
(Baonghean)-由于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他行走十分困难,但近十五年来,他怀着胡志明战士的热情,走遍了许多地方,敲开了许多机构的大门,为那些不幸的人们寻求帮助……
经过近五年的B地战斗以及在岘港和富国岛监狱的艰苦岁月,1973年3月,代号1085的原囚犯黎文龙在石汉江码头获释,带着永久失去左腿的伤重回到家乡。
![]() |
龙叔(左一)与战友们在士兵联络委员会 |
回到家乡后,他的生活非常艰难。他身有残疾,没有工作。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战争伤残人士,身体状况不佳。然而,凭借着胡志明战士的品质,以及“历经生死”的战俘般的勇气,他决心在家乡兴道(兴原)的土地上致富。由于没有资金,他开始从事建筑工人的工作——这对于像他这样的残疾人来说太过艰难。
然而,在坚持不懈地干了20年后,他从一名工人变成了一位声誉卓著的建筑业主,承接了许多价值不菲的项目。然而,当工作开始稳定下来,孩子们也长大成人后,他却突然转变方向,从建筑承包商转型发展农场。如今,他的农场拥有近100头母猪、400头猪和超过1.2公顷的鱼塘。
谈起这份新工作,龙先生开心地说:“种地虽然辛苦一些,但好处是旁边有池塘、湖泊,很凉快。而且做这份工作,让我有时间主动去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他提到的“另外一件事”,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最让他感到心痛的是这么多年牺牲的战友和同志们,竟然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
黎公统、黎良、潘毅……都是来自兴原县的烈士,他们的名字都载入了《兴原县委史》一书,他们的名字也珍藏在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但70多年来,他们没有得到政权的认可,没有被追认成烈士……面对这些讽刺,他“一次又一次”地敲开许多机构的大门,办理手续,获取证人记录,拍照,请有声望的人“发声”,为烈士家属争取权利。历经艰辛,到2004年,上述同志们全部被追认成烈士。
凭借初步成果,他赢得了许多老朋友的信任和委托。除了为战友们开展橙剂和战争伤残人员工作外,在担任雄原县战俘联络委员会副委员期间,他还与战友们组织前战俘见面,登记领取纪念章和相关政策。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多年来,他已为地方捐款超过1000万越南盾,用于建设医疗设施,并帮助许多战争伤残人员和受橙剂感染儿童的家庭。
他做了很多事,但他却不愿意谈论自己,尽管他曾多次参加功勋人物大会,参加过爱国竞赛典型代表大会,并获得过劳动荣军和社会事务部颁发的奖状。
对他来说,能够活下去,能够坚持自己,能够帮助朋友,这就是今天胡志明战士生存的意义。
我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