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25年高中毕业英语考试:内容深刻,但准确吗?

黄唐德 - 荣市大学英语讲师 - 1-12年级英语教材作者 June 30, 2025 12:22

《义安报》荣幸地刊登黄唐德教师的文章。黄唐德是荣市大学英语讲师,也是1-12年级英语教材的作者。这篇文章坦诚地讲述了他每天陪伴教师和高中生,从教学培训到研究和书籍写作的经历。

今年的2025年高中毕业英语考试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创新之处——但当应用于越南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时,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bna_1.jpg
黄登德老师正在上课。照片:NVCC

今年考试的四个积极亮点

1.高度真实性:素材取自真实文本——报纸文章、活动宣传、学术内容——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语言,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2.关注背景:不再进行孤立的语法测试,不再要求恰当的用词、合乎逻辑的段落安排和正确的释义——这才是评估语言能力的正确方向。

3.进行全面评估:许多问题旨在评估语言思维能力,例如推理、综合和思路组织——这反映出一种测试实际能力而非离散知识的倾向。

4.国际考试(雅思、托福)备考步骤详解:

这项测试体现了一种纵向评估的尝试——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分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大规模的知识测试。这是一种现代化的评估方法,但要公平有效地实施,需要许多基础条件。

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考试进度超过了学生的应对能力和高中目前的教学条件。

核心问题:一次考试——两个几乎相反的目标

本次考试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

高中毕业生:确保学生完成课程——这意味着他们只需按照 32/2018/TT-BGDDT 通告达到 B1 标准(3 级)。

大学入学:有必要对学术能力进行明确分类,尤其是对于顶尖学校而言——需要提出 B2-C1 级别的问题以确保区分。

1.jpg
2025年高中毕业考试英语科目。

两个目标——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估逻辑——却被浓缩在一张包含40道客观选择题的试卷中。其结果是:考试内容偏向学术性,而B1的语言水平标准则变得模糊不清。

令人担忧的后果

弱势地区的学生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许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和山区的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毕业”——现在他们接受的考题标准过高,有很多 C1 级别的题目,并不适合他们的实际能力。

从最初的选择开始,机会范围就被缩小了:很多人会辩称,英语是高中毕业考试的选考科目——考得不好可以选择其他科目。但这样说却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农村学生,即便条件有限,但凭借自学英语的意愿和努力,难道会因为事先知道英语考试“太难”而不敢、也不能一开始就选择参加英语考试吗?

普通教师在入职培训中感到困惑:他们必须在两种选择中做出选择:按照标准课程(B1)进行教学,或者遵循偏向 B2-C1 的考试准备方式,这会导致教学方向混乱。

家庭和社会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家长,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家长,被迫额外花钱请老师辅导和备考,这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加剧了地区和阶级之间的差距,违背了公共教育公平的原则。

bna_2.jpg
“作为一线教师,英语教师需要超越语法结构或应试技巧的范畴,”黄登德先生强调说。图片:NVCC

与此同时,2018 年通识教育课程大纲明确规定:

“高中阶段完成英语课程后,学生可以达到越南六级外语能力框架中的三级英语水平。具体而言:能够理解与工作、学习或休闲相关的熟悉话题的清晰、标准的演讲或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够应对当地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数情况;能够就熟悉或个人感兴趣的话题撰写简单的文本;能够描述经历、事件、梦想、希望和抱负,并简要地给出观点和计划的理由和解释。”

然而,该测试中没有任何一种笔试题型真正符合上述目标——甚至连适合个人交流的题型都没有。该测试不要求学生表达个人经历、想法或观点来展现恰当的素质和行为。相反,该测试主要侧重于高水平地测试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学术思维,远超规定的输出标准。

那么,要使考试真正公平有效,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呢?

1.明确的目标划分:如果继续维持“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的二合一模式,那么应该公开透明地公布各能力等级(B1-B2-C1)的试题比例。更理想的做法是,设立单独的大学入学考试,以确保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得到正确体现。

2.增加反映实际能力的内容:考试需要增加一个部分,评估写作技能,描述个人经历或简单的论点(可以设计成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根据 2018 年普通教育计划中规定的 6 级 NLNN 框架 3 级的要求。

3.尊重通识教育课程的产出标准:这些问题应基于课程的官方要求——避免远远超出标准。否则,将导致偏离教学目标,造成不公平,并给学习者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4.同步备课,转变教与学的思维模式:在对考试进行任何重大调整之前,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接受培训,理解该项目的创新精神,从而改变教学方法——不再仅仅教授孤立的语言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培养在真实交流情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并将语言与社会和全球议题联系起来。学生也需要正确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了实用,为了融入社会,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

结论——当正义之门是首先需要打开的

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评判,而是为了让我们所有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和试卷出题人——都能诚实、冷静、负责地回顾过去。

请记住:

1. 一项测试在学术上可能非常严谨,但如果它偏离了项目目标,并且不能真正反映大多数学生的能力,那么它就不是一项成功的测试。而最令人悲哀的是,我们测试的不再是语言能力,而是学生对不成比例压力的抵抗力。

2. 在决定数十万学生未来的全国性考试中,公平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项最低原则。

3. 教育不是一场争夺优胜者的竞赛,而是一段向所有人开放的旅程。

4. 如果创新只是让考试“更高更难”,而忽略了那些在边缘挣扎或落后的学生,那么我们就失去了通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给予机会,而不是剥夺希望。

5. 作为直接的教学者,英语教师需要超越语法结构或应试技巧的局限。语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零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贴近生活、与世界息息相关的真实交流情境中运用语言。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的意义在于运用它——与人交流、理解世界、改变人生——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

我相信:

真正的考试是开启梦想之门的考试,而不是关闭梦想的考试。

让我们共同努力——教师、学生、家长、试题出题人和管理人员——制定一份不仅技术上正确,而且教育上也正确的考试。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2025年高中毕业英语考试:内容深刻,但准确吗?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