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猪戴上项圈是一种应对方法。
胡志明市的项目给生猪戴上环,让消费者可以追溯其来源,被认为过于形式化,一些参与猪肉供应链的环节抱有敷衍的心态。
根据流程,养猪户必须佩戴手环并激活(申报)其农场的信息。然而,由于初期实施困难,工业和贸易部胡志明市- 该项目的主办单位 - 允许商人为牲畜饲养者佩戴手环。
胡志明市工贸厅副厅长阮玉华表示:“自7月31日起,我们不再允许商贩给猪戴环。同时,我们也删除并“剪掉”了商贩向农民申报信息的代码。”
![]() |
在同奈省统一县 Dao Huu Thuan 先生的农场里,商贩们正在给猪戴上项圈。 |
75-77%的生猪出厂时带有可追溯信息,这一数据是由农民自行申报的。“我们也不排除农民将自己的信息提供给贸易商的可能性。每个农场和家庭的信息都是私人品牌,农民不应该将其交给贸易商,因为这可能会带来潜在风险。” 何先生警告说。
握手言和
但实际上,给猪戴环的仍然是商贩。9月10日下午,同奈省统一县嘉剑乡陶友顺先生家卖掉了50多头猪。一位商贩拿着一袋写有代码的黄绳子,要给猪戴上。每头猪称重后,捕猪人就把黄绳套在猪的两条后腿上,然后装上卡车运往胡志明市食用。
贸易商杜氏心(Do Thi Tam)说,她是在胡志明市买的这些猪环。自从胡志明市推出猪环计划以来,她就不得不说服猪贩注册该计划并获取代码,以便将猪进口到胡志明市。“我以每环3000越南盾的价格从农民那里买来这些猪环,每头猪戴两个。这笔费用会从猪的收购价中扣除。”这位贸易商说。
根据规定,农场主必须给猪戴上项圈,但大多数农场主会请商贩帮忙戴上。之后,农场主会去胡志明市工贸局申请激活码。不过,谭女士透露:“有些农场没有在胡志明市工贸局注册。如果我不买,他们就会卖给别人,我就会失去生意。所以,我买猪的时候,会戴上项圈,然后找农场激活码,这样才能把猪带进胡志明市市场。”
访问量逐渐“下降”
胡志明市消费的生猪主要来自同奈、平阳、隆安等省。按照流程,养殖场的生猪在激活信息后,会出售给商贩,然后装上车辆。车辆必须由兽医部门进行封存,商贩也必须激活信息。在运往屠宰场时,屠宰场的兽医部门会进行监控和信息核对。
这是为了确保整个过程中不发生负面事件。从屠宰场到批发市场,同样的流程也适用。然而,从农场到屠宰场,生猪的可追溯率从75%下降到65%,从屠宰场到批发市场则下降了30%,仅为35%。
针对上述现实,何先生指出了三个主要原因:首先,参与者不习惯在每个阶段申报信息。其次,由于这不是强制性流程,各省兽医部门参与热情不高,仍抱有“观望”心态。第三,由于不能排除负面因素,因此他们没有实施。
“只有胡志明市作为买家出台强制性规定,才能实现这一可追溯性——然后各省必须积极参与。同时,供应链中的各环节必须提高意识,自愿实施,打造自己的品牌。”何先生说道。
据《青春报》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