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华纳湖钓鱼
(Baonghean) - 同文乡 (Que Phong) 高地的烈日如火,但 Pieng Van 和 Pu Duoc 村的许多人......仍在 Hua Na 水电站水库勤奋地捕鱼......
我们早上八点不到就到了同文乡(Que Phong),但太阳已经很毒辣了。偶尔会碰到几个人扛着渔网,迎面走来,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愁眉苦脸。美禄说:“人们都是从湖边到那边去打鱼的。以前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的时候,他们只知道到森林里去打鱼。从这里到湖边大概有3公里。” “太阳这么大,还有人去打鱼吗,夫人?” “还有人,但不像早上那么拥挤了。如果这个时候你想去,那里还有人在撒网。” “夫人,你打鱼很久了吗?” “当然,不打鱼的话,哪有钱买米?70岁以上的人还去林里打鱼,很正常。夏天的时候,大家早上4点出海,7点回来,之后有的进林,有的去打水……没有土地可以生产的时候,打鱼就是村民们的救星”。
![]() |
在华纳湖撒网 照片:Sy Minh |
打不到出租车,我们只好步行。穿过普多克村和普孔村的道路……人烟稀少,房屋安静。偶尔,能看到几位老太太坐着照看孙辈。自家菜园前的木薯因长时间的高温而枯萎,地面龟裂。“你们家有几个人钓鱼?”“除了上学的孩子,其他人都去钓鱼。钓鱼省下的钱可以用来买米、鱼露和盐……”美禄今年60多岁了,但她看起来仍然很健康,皮肤红润。她说:“在老村,我们从来不用挨饿,因为有很多土地可以耕种,每家至少有五七头水牛和奶牛。到了新村,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人们只知道去森林里、湖边撒网。在老村,这个季节,稻谷丰收,把房子和院子都塞满了。在新村,如果还要这样苦苦等待土地可以耕种,那可就太可惜了……”
天还没亮,村子里的人就到华纳水电站水库撒网了。美禄说,夏天天气热,钓鱼越早越凉快。有些人凌晨三四点就勤快地扛着网去水库。她丈夫今年快70岁了,每天凌晨四点就出门捕鱼,六点左右回家。他似乎和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出门,都有鱼卖,有鱼吃。有些人整天拖着网,也称不上鱼重,就算卖了,也不过几万越南盾……
通往湖边的路段多处陡峭,一边是山,一边是河,行人稀少,只能听到潺潺溪水声。美禄说,雨季时,这条红土路非常滑,赤脚行人随时都可能摔倒,更别提其他交通工具了。
正午时分,湖水渐渐热了起来。突如其来的雨很快就停了,地面上蒸腾着水汽。几户人家顶着烈日,还在湖边撒网。来自边文村的罗氏桂女士说:“父子俩出去打鱼,挣了好几万。我回家也闲着,就回去撒了几网,解闷,也挣点吃的。我们家没地可种,总得找点活干。”湖面上,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坐在网里,头上盖着大人的衬衣,望着湖面。“你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待在家里避暑呢?” “如果父母去钓鱼,他们必须带着孩子一起去。我的兄弟姐妹刚放暑假,他们也和父母一起去钓鱼。我有一个小孩,我不敢让他上竹筏,如果他弄错了很危险,所以我只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撒网。但是很多人都在靠近岸边撒网,如果他们使用竹筏时弄错了很危险。如果有船,去钓鱼就更方便了,全家人可以一起去钓鱼,但是买船很贵,至少要几千万越南盾。我们这里有些人买船是为了服务在湖上旅行的人,他们主要用竹筏钓鱼。
这个水库又大又深,其优势在于鱼类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是冷水性鱼类。偶尔还能捕到重达3-4公斤的鲶鱼。这些鱼通常在黎明前就出售。在水库买鱼的人主要来自金山镇,也有一些在同文乡中心开餐馆的人。
尽管天气炎热,平文村一位姓金的男子仍努力在回家前再抓一条鱼。他用力地向湖里伸开双臂。他分享道:冬天7点左右,顾客就已经到湖边买鱼了;夏天5点左右,买鱼的人已经在湖里等候了。网一拉,鱼就被人们从大到小全部买走。价格几乎是预先确定的,会根据季节、重量和种类而波动,所以无论熟不熟的买家都很少讨价还价。钓鱼也需要运气,有时你得出去一整天,凌晨2、3点起床撒网,结果只能捕到几公斤鱼。夏天的鱼比冬天少。这时,金先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所以有时你撒网,就能捕到几公斤的鱼。”
除了吃饭休息的时间,Que女士整天都在钓鱼。因为孩子们都在上学,而她自己又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所以她和丈夫不得不轮流打鱼,一个去打鱼,另一个去森林里捞鱼,以此来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这份辛苦换来了他们每天能挣5万越南盾,运气好的话能挣几百越南盾,而且他们从不空手而归。冬天鱼多,尤其是在寒冷的日子里,鱼的捕捞量更大。夏天鱼少,但大家都很开心。除了有鱼吃,他们还有钱买米,所以不用担心早归或晚归。
然后她的声音低了下去,有些伤感:“打鱼只是治标,有地才有生产,有地才有稳定……真希望我有地啊!”
同文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郎文俊先生表示:“打鱼、上林只是权宜之计,不去就没钱,没饭吃。迁入新村有电、路、学校、车站等便利条件,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目前,边文村的村民没有土地用于生产,生活用水也足够。现在,村民们迫切希望尽快有土地用于生产,有生活用水,像老村一样,专心种植水稻、种植庄稼,饲养水牛和奶牛……”
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