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nghean.vn)- 从 1862 年到 1975 年的 113 年间,约有 20,000 多名越南人被归类为“对统治最危险的威胁法国和印度支那的美国人被囚禁在“人间地狱”昆岛。
 |
昆岛监狱(现位于巴地头顿省)由交趾支那总督博纳德于1862年2月1日建立。该监狱系统设有多个单独监禁区和虎笼。班1号营(后更名为富海营)是当时最为拥挤的拘留场所,包括10间大牢房、20间单独监禁石牢、1间特殊牢房、1间碾米牢房和1间碎石区。摄影:杜英 |
 |
当时,在山罗、邦美蜀、华卢等遍布全国的监狱体系中,昆岛监狱规模最大、条件最差,酷刑、饥饿和疾病肆虐。然而,昆岛被共产党囚犯变成了战场和革命学校,真正成为了越南革命的摇篮。图片:德英 |
 |
富海监狱的每个大牢房只能容纳几十人,但有时甚至能容纳上百人。照片:Duc Anh |
 |
7号牢房,又称富海营7号牢房,曾关押过坚定的革命战士,包括范雄、黎德寿、吴嘉棣、黎文良、阮维桢等同志……这里也是范雄、黎文良二人于1930年至1939年间创办的秘密报纸《先锋报》的诞生地。图:德英 |
 |
在昆岛监狱规章制度列出的各种镇压措施中,碾米厂的强迫劳动是最后一种。地下室漆黑一片,五台用旧金属桶做成的碾米机,桶里装满了黏土。需要六名囚犯共同转动碾米机,他们脚上还要扛着重物。两人被铐在一起,囚犯们必须从早上六点干到下午五点,迟到的话,就会被一对警卫不停地鞭打。 |
 |
由于工作环境阴暗多尘,囚犯在这里工作一年后,常常会患上肺炎和视力模糊。照片:Duc Anh |
 |
富祥监狱以其“虎笼”而闻名,建于1940年,占地超过5000平方米,内设120间铁栅栏牢房和60间没有屋顶的“日光浴”室。图片:Duc Anh |
 |
被单双铐着,吃着稀饭,喝着白开水,挨饿,就地上厕所,这些都是这只老虎笼里经常被施加的惩罚。这些政治犯即使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也要戴着镣铐。图片:Duc Anh |
 |
这处单独监禁区被彻底隐藏了30年,直到1970年才被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发现。真相的揭露震惊了国际社会。图为女囚牢房。摄影:Duc Anh |
 |
虎笼里最残酷的做法之一是,在炎热的天气里,狱警会从上方浇下冷水,然后撒上石灰粉,让石灰与水接触,灼伤囚犯。笼子里的大多数囚犯很快就被烫得皮包骨头。照片:Duc Anh |
 |
更残忍的是,狱警一旦发现牢房里有任何反应,就会用带铜头的棍子刺伤囚犯,造成许多人受伤。照片:Duc Anh |
 |
囚犯遭受“日光浴”和抱马桶桶的酷刑。图片:Duc Anh |
 |
在富祥监狱,囚犯们常常在“日光浴”牢房里遭受最残酷的酷刑,包括警棍、鞭子、牛筋鞭、烧红的铁钳、电击箱和钉针。如果有人在这里被殴打,那他一定是个非常勇敢的囚犯,才不会招供。图片:Duc Anh |
 |
日光浴区是殖民者囚禁囚犯的地方,囚犯被关押在四堵石墙之间,墙上布满了铁丝网。他们不仅遭受酷刑,还被剥光衣服,暴露在烈日和露水中,直至死去。图片:安仁 |
 |
美帝国接管后,随着囚犯数量激增,立即建造了更多虎笼,因此被称为“美式虎笼”。照片:Duc Anh |
 |
昆岛的牛圈系统有时会被改造成囚禁囚犯的牢房。图片:Duc Anh |
 |
这个牛粪坑建于1930年,深3米,里面装满了牛粪和水,用来冲洗牛栏,也用来折磨囚犯。昆岛解放当天,解放军救出了两名被浸泡在这里的囚犯。照片:Duc Anh |
 |
昆岛自古以来被视为全国的共同祭坛,因为这里安葬着来自越南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地区的数千名杰出儿女。这里永远是一片神圣而亲密的土地,是革命先烈和全国人民敬仰和缅怀的地方。摄影:Duc Anh |
安仁-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