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为何屡屡复发?

October 24, 2016 15:56

(Baonghean)-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然后通过叮咬将疾病传播给健康人。每个人都了解这种疾病,并可以通过环境卫生来预防。然而,这种疾病仍在许多地方反复出现。

每年阳历九月,乂安省部分地区都会爆发登革热疫情。此时天气变化无常,湿度高,伊蚊肆虐。2016年,乂盛乡(Dien Thinh,又称演州乡)出现了首例登革热病例。

具体来说,2016年9月30日上午8点30分,演州郡医疗中心在演州综合医院开展传染病监测时,发现两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分别是59岁的黄文义先生和20岁的谢氏惠女士,两人均居住在演盛乡11B村。

两人入院前的症状相同:高烧、头痛和全身疼痛。义先生在家治疗无效后,于9月27日入院,顺女士于9月28日入院。由于怀疑这两人患有传染病,演州郡医疗中心采集了样本进行检测并送上级部门。当天下午4点,省预防医学中心收到检测结果,显示两人样本均感染登革热病毒。

Hướng dẫn người dân đậy nắm kín các lon vại để phòng chống muỗi đẻ trứng.
指导人们将罐头和瓶罐盖紧,以防止蚊子产卵。

演州县医疗中心主任高廷明表示,接到报告后,中心立即配合乡人民委员会、演盛乡医疗站汇报疫情,督导检查现场情况,部署分区隔离、在疫区配备药剂、灭蚊喷雾器等防疫措施,指导医疗站组织收治工作。

通过定期检查、分类、防疫咨询等,发现的登革热患者不断增加,10月1日新增发现患者6例,10月2日新增发现患者3例……

鉴于疫情正在内部传播,演州县卫生中心要求39个乡镇和村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并动员社会力量购买杀虫剂进行喷洒。省预防医学中心提供了150升百灭宁(Bermethrin)杀虫剂,用于处理环境卫生,并在演盛乡所有村庄进行喷洒灭蚊。截至10月12日,疫情已得到控制。目前,所有患者均已康复。过去10天,该县未发现任何新增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州,登革热每年都肆虐。2015年9月底,在忠清村的演玉乡发现首例登革热病例,随后又发现19例患者。截至2015年10月7日,演玉乡、演碧乡和演盛乡共发现43例登革热病例。

在全省范围内,除演州县外,登革热疫情在雄原县和琼吕县也时有复发。2013年,演州县有52例登革热病例,琼吕县有4例,雄原县有40例。2015年,琼吕县有14例登革热病例,雄原县有37例。雄原县的重点乡有雄灵乡和雄龙乡,琼吕县的重点乡有琼玉乡、琼莲乡、琼良乡、琼榜乡、仙水乡、琼寿乡……

上述地区登革热疫情再次发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各级部门的防疫工作力度不够。

卫生部副部长阮春红医生表示:“责任在于地方政府、地方医疗单位以及民众的防疫意识。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们防疫工作不够经常、不够坚决。事实上,在登革热重点地区,这里的环境卫生工作仍然有限。”

Cán bộ Trung tâm Y tế huyện Hưng Nguyên phun thuốc dập dịch tại cơ sở.
雄原县医疗中心工作人员在医院喷洒药物以控制疫情。

虽然是疫区,但只要做好预防,完全可以降低登革热的风险。今年,琼琉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琼琉县医疗中心主任武红光医生表示:“自8月初以来,中心已将登革热防控工作部署到基层,并指示各医疗站进行检查、监测,指导群众做好防疫工作。”目前,群众的防疫意识已得到提高。

长期以来,义安省在早期发现、控制、遏制和治疗患者方面确实做得很好。然而,这如同“马跑了才关门”。疾病预防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并要有更高的责任感。

青山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登革热为何屡屡复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