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洲书香世家
(Baonghean) - 演州是孕育众多名人、书香世家的土地,他们为建设、保卫和发展祖国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根据我国科举制度的记载,从1075年第一次科举到1919年最后一次科举,历经185次科举,义静共有280人考取了士、士,而演州也有23人,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
演州古老的村名、乡名如:汝兰、灵杰、布田、布陈、文孝、春汝、文瓦、文塔、守富……都与学习和科举有关。每个地名和村名都代表着文人求学、考取科举的愿望。汝兰古地(现为演寿)是著名的好学之地。在这片科举之地,人们非常重视学习,因此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为国家和民族争光。研究汝兰人学习状况多年的邓光连先生说:“在义安省,继琼多之后,汝兰是科举考试人数最多的地方,共有318人通过考试。”汝兰人有刻苦学习、成才的传统。自陈、黎朝汉学开科举以来,已有人在此考取。
![]() |
太团(演化)家族的长者与子孙后代一起回顾勤奋好学的传统。 |
除了各乡乡名都与人们的进士梦联系在一起之外,在演州,还有许多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世代相传的著名读书人家,如:演记的吴家,演盛的高家,演寿的邓家,演吉的黄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吴家,五代人连续考取博士,是演州考取博士人数最多的家族。父亲、儿子和孙子都考取博士的家族并不多见,吴智智、吴智和、吴世荣等都是如此。 “早吃红薯,午吃红薯,晚吃红薯,三餐吃红薯/爷爷走了,爸爸走了,儿子走了,全家都走了”,这两句诗成了吴家辛勤劳作和成功的象征,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吴家教育促进委员会主任吴光雅透露:光荣归来时,国王举着锦旗表扬吴智智、吴智和父子,锦旗上写着:“名士众多,但当时只有父子二人同科进士。他们当上了官员,深受国王信任。一家三代都能连续担任正官,也是非常难得的。”
![]() |
昔日广河村(现为演州县演吉乡河东村)的学生来到黄剑家书屋看书——书架的名字也是演州县第一位医生的名字。 |
秉承故土好学的传统,如今,演州的学问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演州教育厅连续13年在省级教育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各级各类优秀学生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才华横溢的青年,为千万劳动人民子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其中不乏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的典范。这片土地延续着一代代先辈们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让演州的每一个春天都更加欣欣向荣、光彩夺目。
迈江
(演洲电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