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亚洲法律赋权伙伴关系论坛
8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越南办事处与越南律师协会在河内联合举办第三届“亚洲法律赋权伙伴关系论坛”年会,来自亚太地区17个国家的法律赋权领域从业人员、政府代表和民间社会组织出席会议。
8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越南办事处与越南律师协会在河内联合举办第三届“亚洲法律赋权伙伴关系论坛”年会,来自亚太地区17个国家的法律赋权领域从业人员、政府代表和民间社会组织出席会议。
穷人挣扎求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南代理国家主任巴霍迪尔·布尔哈诺夫先生在会上发言时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确定四大支柱,包括司法公正和法治、劳动权、财产权和商业权——这些是决定贫困人口生计的重要因素,必须得到重视才能促进贫困和弱势群体的人类发展。贫困人口法律赋权项目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利用法律作为保护其生计和生意的盾牌。
巴霍迪尔·布尔哈诺夫先生强调,为了有效落实上述工作和建议,贫困人口法律赋权委员会已提出区域性倡议,以发展法律赋权项目。具体而言,联合国大会2008年12月通过的关于贫困人口法律赋权的决议也强调了分享各国最佳实施经验的重要性。
会议上,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法律赋权问题以及落实经济和政治权利的方法和措施,宣传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成果;越南法律赋权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扩大跨区域论坛,探讨支持其他亚洲国家法律赋权活动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交流法律赋权方面的典型做法和举措。
文化研究所的阮氏芳占博士和林同省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黄春风先生在探讨土地和法律赋权问题以及越南的经验时表示,土地使用权是一系列人类自由和能力实现的基础,亚洲人民的很多生活都依赖于此。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发展可能会使贫困人口陷入更加困境。如果没有适当的安置和补偿措施,土地征用、土地转让和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流离失所或遭受破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越南法治与司法救助政策顾问尼古拉斯·布斯先生在探讨法律赋权的意识提升方法时强调,从本质上讲,为穷人赋权是一个务实的概念,它运用权力将单独的法律地位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法律体系中,造福所有人。因此,第三届会议还介绍了民间社会组织与国家机构合作,支持穷人保护其权利、资产和生计的努力,并分享了支持政府和民间社会在法律赋权领域开展工作的国家举措。
值此之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题为《途径和措施》的出版物,介绍了巩固千年发展目标中涉及经济和社会权利的成就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据越南加新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