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的警察家庭的特殊情况
裴辉甲烈士作为人民公安战士英勇忠诚的光辉典范载入史册。他的爱国精神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传承,续写了这个家族为国奉献的光辉故事。
化名巴拉姆的士兵
8月中旬,烈士裴辉甲的亲属们怀着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聚集在一起,烈士在纪念人民武装力量英雄成立80周年之际,被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人民警察越南。这位勇敢的士兵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做出了牺牲,他的故事再次被讲述……

1945年秋,举国上下沸腾着总起义的热情,义安省有一位同样充满革命热情的年轻人,他叫裴辉甲。从参加活动的第一天起,他就认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相连。抗法战争时期,这位战士的足迹深深地刻在了大地上,从万金乡党委书记到义安省公安厅保卫处副处长。那是充满青春热情、勇敢无畏、为崇高理想献出全部心血的岁月。

但祖国尚未完全独立,国家仍处于分裂状态。1965年,援南征召令发出后,裴辉甲(别名巴林)毫不犹豫地放下个人情感,告别祖国和亲人,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在那位军人的心中,对祖国的热爱高于一切。这一趟旅程不仅是一项使命,更是一份铁誓:为统一国家而战,让他的子孙后代不再生活在战火之中。
在旧美托省(现同塔省),巴林省保安厅副厅长和他的战友们英勇智慧地战胜了敌人的猛烈扫荡。在敌人的腹地,他和战友们默默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播下了对胜利明天的希望种子。三年的秘密活动,充满艰辛和危险,但这位战士的心依然坚定,拥有钢铁般的信念。

伟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1968年春节大年初一清晨,杏花和桃花尚未盛开,总攻势就此打响。巴拉姆先生和他的两位战友不幸被敌人发现并包围。在枪林弹雨中,他果断做出决定:命令战友撤退以保存兵力,而他则孤身一人顽强战斗。他的枪声回荡,宣示着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当最后一颗子弹打完时,他迅速烧毁了所有文件,毁掉了电话,誓死保守革命秘密。这位战士被敌人俘虏,饱受酷刑折磨却未被击溃,最终英勇牺牲。
他于大年初一逝世,为祖国的永恒春天做出了贡献。
三代人的骄傲
爱国主义和对裴辉甲烈士的自豪感在下一代人的血脉中不断滋养和弘扬。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是优秀的军人,正沿着他的足迹,走在报效祖国的道路上。
儿子是裴光荣中校,原义安省南丹县副警察局长。谈起父亲,裴光荣中校难掩激动之情:“父亲离开的那天,我还在娘胎里。我3岁那年,父亲牺牲了。没有父亲,母亲独自抚养着5个兄弟姐妹,包括一个残疾的姐姐和一个在一次事故中脊椎受伤的哥哥。家里的境况极其艰难。通过母亲的故事,我为父亲感到无比自豪,把他视为克服困难、磨练自己、努力奋斗、不断成长的榜样。这也是我选择投身警察事业的原因。”

裴光荣中校多年来一直渴望找到父亲的坟墓,后来得知父亲被派往美湫(旧)省,担任该省安全厅副厅长。2007年,在旧前江省(现同塔省)警察和目击者的帮助下,他找到了父亲的坟墓,并将他的遗体运回义安省荣市烈士陵园安葬。
裴光荣中校在军旅生涯中,曾三次荣获国家主席颁发的杰出成就奖章(巡逻、控制、处理违法行为和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荣获12枚功绩证书;多次出席公安部典型先进典型大会;两次晋升为高级军衔……
裴光荣中校。照片:NVCC 听着妈妈讲的故事,我为爸爸感到骄傲,觉得他是我克服困难、自我磨练、努力拼搏、不断成长的榜样。这也是我选择投身警队的原因。
裴光荣中校
下一步骄傲之旅在父亲和祖父那一代,年轻人裴忠灵(生于1995年,是烈士裴辉甲的孙子,裴光荣中校的儿子)很快就以令人瞩目的个人成就崭露头角:全国历史三好学生、省历史一等奖、潘佩珠高级中学历史班班长,18岁入党,获得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教育培训部颁发的奖状……裴忠灵还是警察学院C组二等奖获得者,目前在俄罗斯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学习和训练的动机,裴忠灵坦言:“关于历史、关于革命、关于上一代爱国主义的故事,关于祖父的牺牲、关于父亲的成就……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和意识。这些激励着我不断奋斗,我立志要继承家族传统,加入警察队伍,为保卫祖国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