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楚——富饶的乡村

July 13, 2015 19:28

(Baonghean)- 位于 Lam 河左岸的 Thanh Tuong 公社 (Thanh Chuong) 的 Dinh Chu 村是一个迷人的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据阮光家族族谱记载,500年前,祖先阮光度将六座山丘组成的土地——“陆州岛”——开辟为荣村——丁州村。该村共有7个小村庄,沿着林河密布的河岸生活。《悼公》古诗曾这样描述:“青龙之地左流,芹海脉回,朝廷之地清静,强者常兴,老人悠闲,少年快乐,读书人昼夜读书,农耕田地,船业名扬四海,人们雕龙画云。”

Cổng làng Dinh Chu (Thanh Tường, Thanh Chương).
Dinh Chu村门(Thanh Tuong,Thanh Chuong)。

据81岁的阮光义先生介绍,村里有一座隐藏在古榕树下的丁祝公祠,祭祀着阮光家族的祖先清黄。公祠有三间两厢,雕刻精美;后殿有一间屋子,里面供奉着许多祭品。每年文社、武社、农社都要在这里祭祀;农历十月十五,全村人都聚集在这里举行天灵大典。公祠曾经是秘密活动家的聚会场所、宣传场所。战争和革命时期,公祠是村民夺取政权的地方;是他们送子女上战场的地方;是第四区联军干部会议和速成班(1947-1952)所在地; 1953年,Xu Pha Nu Vong王子访问第四区时,曾在这里受到热烈欢迎。在合作社建设期间,这栋公社房屋因白蚁侵扰而被迫拆除。如今,在老公社院子里,仍然保留着两座公社大门的地基,提醒着村民们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修复老公社的诸多担忧和渴望。

卜山上有一座圣祠,祭祀着孔子和村里功德无量的先祖,村里的“都范”族人也经常来此朝拜。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士兵曾在这里帮助当地训练民兵和游击队。在圣祠前的清门(Cua Thanh)田野上,古人筑起了两座巨大的土丘,形似笔山和砚山,象征着村里好学的传统。如今,笔山和砚山已不复存在,圣祠已被村民修复和美化,包括一座三门大门、一座雄伟的庙宇和一个整洁美丽的公园(2012年)。圣祠已成为村里进行精神和文化活动的场所;许多家庭和宗族成员经常在早春来到这里祈祷平安,并祈求子孙学业有成。

发山山上曾有发山宫——该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供奉高山高阁。宫殿拥有三道大门、跪象、立马、香炉以及三座雄伟的上、中、下殿。如今,古老的宫殿只剩下记忆,在曾经的阮嘉家庙所在地,周围房屋林立;发山山脚下,一座雄伟的村门拔地而起。

村里有荣市,这是一个古老的市场,曾经在通往良县和穰县的主要道路旁的河岸上聚会。市场附近是荣码头,船只熙熙攘攘,来自各地的游客经常来此交易。市场中央是江定武庙,由上下两座建筑组成,是村里官员、士兵和武将的祭祀场所。战争年代,市场曾多次搬迁,如今已迁至邻村。古老的民歌中,依然描绘着河畔村庄的繁荣景象:“早晚市场熙熙攘攘/江定武庙/军社/官员乐声/船下饮酒卖货/上下游贸易。”

大自然眷顾了“稻米洁白、水清澈的荣村”,荣村人技艺精湛,村里的许多产品远近闻名。这里的木工手艺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被村民传承和发扬。木亭柱不仅“墨色标准、木料坚实、榫卯牢固”,而且每个雕花图案都精致逼真。村里的粉丝和糕点工艺也源远流长,其中最有名的产品是“荣市米纸”,它圆润厚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荣市米纸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是许多游客喜爱的礼品,也是义安省以及南方头顿、胡志明市等地的知名产品……这里的传统手工艺为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于2007年和2009年先后被省人民委员会评为手工艺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众多家族在此定居,为村庄传承了许多辉煌的传统。阮光氏的祖先曾开辟了丁酉之地,并被朝廷授予“开达进”金匾;黎朝后期,阮光茂将军为“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吕氏拥有一座拥有300年历史的寺庙,因吕思章(1884-1930)而闻名。阮氏家族已有20代,400多年历史,其中以奉青大富——书院督学讲师阮世猫(1855-1937)闻名,俗称古氏,曾任芹禄县清章学堂督学……他退隐乡里后开办学校,许多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名声大噪。他去世后,学生们在他的花园里立了一块纪念碑。如今,在德义村宗祠正前方,永安仙生石碑(氏夫人石碑)仍然被后人保存和修缮,仿佛是为了缅怀这位为家族带来荣耀的祖先。

从村口出发,穿过宜兴街,一直走到堤坝,就能欣赏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丁楚村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南江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风貌,更重要的是,悠久的传统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休·舒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丁楚——富饶的乡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