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Luong:严格遵守季节安排
(Baonghean) - 要想在生产季取得成功,除了投入肥料和材料外,还需注意集约化耕作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此外,严格遵循作物历法以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是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十二月初一回到杜良县,田野依然宁静,仁山、禄山、忠山、顺山、当山、筑山等乡,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看到早播稻田的景象。生产计划严格按照县人民委员会和农业厅的部署进行,全县人民高度重视,各地方对精心准备、全面推进,确保2014年春耕生产顺利完成充满信心。顺山乡第四村的邓友图一家非常兴奋,因为乡里刚刚完成了土地整理和换田工作,他家以前有6块稻田,现在只剩下2块了,全家人都在积极整理田地、修筑坚固的堤坝。
目前,两块地已经犁好,准备了10公斤种子和6公斤塑料薄膜覆盖秧苗,等到1月10日(当地作物历)就可以开始播种了。为了种植春季作物,涂先生家每年都会用塑料薄膜覆盖秧苗,以防寒。涂先生说:“杂交水稻播种前,我一般会把新种子洗净浸泡24小时,每天换两次水,然后倒掉沥干水分,放在稻草堆里保温。有些年份天气太冷,就得把种子挖到地下,再加些锯末,保证种子发芽的温度。保温2天后,就可以下田了。天气好的话,12天就可以下田,天气冷的话,20-25天就可以下田了。每年,我们家和全公社都严格按照区里的生产计划,把科技进步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了种源的质量和产量。”
![]() |
在和山 - Do Luong 播种水稻。 |
截至目前,顺山乡已完成土地转制,土地分户,每户仅分配1-2块适宜生产。当地群众集中力量疏浚水渠,清理1号泵站的河道,疏浚量约1.2万立方米。企业已准备约4.5吨杂交水稻供应给群众,154公顷稻田已全部插秧,100%秧苗覆膜,绝无直播。顺山乡的优势在于全乡人民的集约化农业水平比较统一,生产过程科学规范,自觉性强,严格遵守县级农历。1月11日全乡开始插秧,春节后4日开始大规模播种,力争春稻平均单产达到3.2-3.5担/亩。顺山乡人民从育苗阶段就一丝不苟,经常下田密切监测水稻及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确保作物安全,确保产量和丰收。
仁山乡大力推行机械化生产,目前稻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农民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多功能插秧机、稻谷脱粒机等生产机械设备。仁山乡农业部部长河文荣表示:“2014年正月初五立春,全乡根据春耕规律,合理安排播种、栽植时间,确保水稻分蘖开花,避免稻花期晚寒。2014年春耕,全乡总播种面积347公顷,其中水稻277公顷,花生53公顷,芝麻7公顷,蔬菜及各类豆类17.6公顷……”
吸取去年的经验教训,今年乡人民委员会指导群众严格执行区农历。在约70公顷易受涝区和集水坑影响的土地上,群众于2013年12月26日至28日播种水稻,计划于2014年1月16日插秧。特别是这一地区,由于集水坑较深,受涝程度较轻,一年只能生产一季春稻,为了避免被淹,群众不得不提前播种。在1月6日集中播种的重点区域,群众主动为秧苗套上塑料袋进行插秧。近年来,当地群众套上塑料袋防寒的意识增强,确保了插秧的秧苗来源。有时合作社来不及买塑料袋,群众就到外面及时购买,为秧苗套上塑料袋。
仁山乡从播种开始就注重集约化耕作,春稻秧苗稀播,施用腐熟有机肥和磷肥。施肥均衡,深施基肥,坚持早施肥、集中施肥、“前重后轻”的原则,促进水稻早熟、集中分蘖,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加大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力度,例如水稻强化栽培“三减三增”、综合病虫害管理(IPM)、病虫害综合治理(ICM)等,力求打造健康稻田,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
河文荣先生也是将改良水稻栽培技术(SRI)应用于自家4亩稻田的先驱。他高兴地分享道:“我实行稀植,每亩稻田种植1株幼苗,每株0.7公斤种子,减少50%的种子用量。稀植可以减少病虫害,因为这样空气流通,植株健康;同时,尿素用量减少20%。施肥要及早帮助水稻分蘖。当水稻分蘖达到1级和2级时,将水排干,晾至稻田干裂,然后进行调水。”河文荣先生解释说,稻田里的水往往不好,因为土壤缺氧,有害微生物就会滋生,影响水稻的生长。他们家在过去2年里一直应用SRI生产技术,并显示出卓越的效率,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尽管该市场利基的产量为 2 公担,但平均产量为 4.5 公担/公担。
与上述乡镇一样,Tru Son 乡的农民严格遵守农历,确保种子、肥料和生产技术的要求。该乡农业委员会主任朱光统先生表示:“2014年春季作物,Tru Son 乡全乡共生产水稻335公顷、花生202公顷、玉米35公顷……1月10日至15日,全乡按照县级计划开始集体播种。公社农业委员会与村委会定期指导、检查和督促村民生产情况,确保顺利完成2014年春季作物既定目标。”
2014年春耕期间,杜良县全县共生产水稻7500公顷、花生1252公顷、玉米760公顷、各种蔬菜543公顷、各种豆类123公顷以上……春耕期间的气候状况是,寒潮频发,局部地区寒潮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播种期。因此,杜良县人民委员会加强对全县乡镇和群众的指导,严格执行生产计划,建议在寒冷天气不要过早播种,气温低于160摄氏度时不要播种,以确保正在发育的幼苗安全。各地方在县级作物种植计划框架内,确定本乡各品种的具体种植计划,原则上每个乡选择3-4个品种,在同一块田地上选择1-2个生育期相同的品种,重点做好病害防治。大面积种植区只种植一种种子。当地人民积极应用科技进步成果,投资集约化耕作,以实现既定的高产高产。
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