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县投入2500多亿越南盾建设农村交通
(Baonghean)——为配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杜良县重点投资建设农村交通体系。这项计划确实为该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中山公社的人们正全心全意地照料水稻和蔬菜。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南瓜和黄瓜田,花开正盛,茁壮成长。7号村的阮氏梅女士在照料南瓜苗时与我们见面,她高兴地说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公社投资修建了宽阔的田间道路和灌溉渠,确保水源直达田地,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生产,效益是每亩1000万越南盾,比以前的水稻种植高出5倍。”
![]() |
顺山乡和中山乡的内部交通十分便利。 |
经过四年多的新农村建设,中山乡已经达到了13/19个新农村标准,力争在2020年底前达到目标。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阮玉和说:在开始新农村建设之前,乡内道路和农村交通都很泥泞。公社发动群众每人出资41万越南盾,每个村出资4000-5000万越南盾,安装1300个灌溉涵洞,更新4.5公里主要排水渠,确保5米乡内道路,升级2座泵站,1400条支渠。由于乡内道路和灌溉系统同步规划,目前该社计划种植220公顷商品水稻,在稻田种植80公顷冬季作物。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3倍,次年收入比上年比年度生产计划提高0.5-0.8%。
![]() |
和山公社的一角。 |
与许多已达到本县新农村目标的地区相比,和山公社内部交通系统的投资相当系统。全社目前拥有320多公顷水稻生产用地。基本上,整个区域都已根据第64号法令进行了划分,因此人们不想改变。和山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高东先生说:“公社的做法是将整个稻田区域开放出来进行规划和重新分配。公社动员人们以每亩28至35公斤的价格捐款,两年内已动员人们捐款近20亿越南盾。
截至目前,全乡已铺设并浇筑了76条田间交通路线,确保3至9米的路基,修建了8公里灌溉渠,安装了3500多座各类涵洞。凭借这些,截至2015年底,全乡已计划种植100多公顷商品稻田、45公顷水产养殖,并拥有14个农场和牧场,年收入达8000万至2.5亿越南盾。得益于此,每单位生产用地的收入比以前增长了15%至20%。这被视为推动该乡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硬性指标。
![]() |
盛山乡人民清理走廊,修建乡村道路。 |
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2504.29亿越南盾,新建和改造1568公里乡村道路、田间道路、1.8万座民用桥梁和涵洞。新建和改造66座泵站、水坝、灌溉设施,加固灌溉设施,改造858公里水渠,整修6公里堤坝和防洪堤坝,总投入资金1390亿越南盾。
安山、太山、新山、盛山、长山等许多乡都确保了内部交通系统,混凝土渠通往所有田地和稻田。截至2014年底,多良县内部交通系统尚未基本硬化,道路狭窄,最窄处只有2-2.5米。
特别是由于土地整理不足,田地分散,边界和地块尚未得到满足。该县将交通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步实施了多项措施,例如加快田地基础设施重新规划,修建主次干道、水渠、灌溉泵站,大规模引导土地整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长明、新盛、广仁等交通路线项目。
![]() |
燕山乡的交通系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谈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生产发展的作用,杜良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功珠表示:“该县引导了种植业结构转型,投入生产机械化作业600多台,85%以上的劳动力被机械化替代。得益于此,到目前为止,该县已在春山、六山、新山、太山、上山、江山同等地开发了30个黄瓜、南瓜、优质蔬菜种植模式,每公顷收入达7000万至1亿越南盾;在安山、盛山等乡镇开发了100多公顷水产养殖模式,每年种植2季水稻、1季养鱼,每公顷收入达1亿越南盾以上。
安山、云山、和山等地1500公顷优质稻示范田,江山东、江山西等地200公顷水稻和高产作物转产甘蔗示范田。这些示范田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 |
第一团官兵支援江山西乡黎莱村群众田间修筑混凝土。 |
为了使这些模式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重视对农村交通系统、灌溉、田间运输和田地改良等设施的投入。目前,该县已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7个乡)。其余地区,例如,2020年列入新农村建设路线图的25个乡,以及2016年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的8个乡,例如琉山、当山、培山、多山、忠山……仍然面临水泥供应方面的诸多困难。
在当地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除了省里的扶持政策外,该区还垫付了维赛集团水泥6000吨,每个乡扶持200-400吨,指导乡优先整合水利、电力、道路、学校、车站等项目;指导各部门、各分支机构配合乡镇应用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如在稻田里种植优质水稻、红籽火龙果、优质冬季蔬菜等……
良迈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