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Luong:克服灌溉工程薄弱的问题

June 22, 2011 10:51

美山(杜良)是一片“天旱不发,雨涝不收”的土地。迄今为止,当地夏秋季节的产量一直因洪涝灾害而不稳定。2010年,全乡因洪涝灾害损失了120公顷水稻。2011年6月初的暴雨和龙卷风持续造成洪涝灾害,近200公顷春稻受损,这些稻田原本已经成熟,绿油油的(寒流过后恢复)。

公社农技员带我们参观了麦坝——这是为1、2组20公顷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的大坝,水面面积约5公顷。据了解,去年洪水造成坝体上游坍塌,内堤溃决,给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公社立即组织群众出资修建了上游堤坝和泄洪道,但由于加固不牢固,梅坝目前处于坝脚淤积、下沉状态,坝体滑坡的风险不可避免。


美丹(美山)地面下沉风险较高。

美山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清力同志表示:“公社今年防洪工作重点确定为修复加固薄弱的堤坝、水渠和沟渠。全社现有大小堤坝12座,这些堤坝建成时间较长。近年来,强降雨导致多处堤坝漫溢溃坝。”

2009年,溪水坝溃坝,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一些沿山坡延伸近2公里的混凝土渠系,例如泵站1号渠、8号、9号、10号渠等,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积极应对今年的暴雨洪涝灾害,公社为每个村、每个家庭制定了具体的防洪方案,并动员力量对薄弱的渠系、水坝和水库进行加固。然而,对水坝和渠系进行永久性的修复和加固,确保其良好的蓄水和排洪能力,对当地来说是一个难题。


目前,杜良县有中央政府管理的左林河防洪堤坝16公里,地方政府管理的南北当堤坝7公里,灌溉工程13座,泵站53座,水坝49座。

这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灌溉系统,保障了该地区雨洪季节的安全。过去三年,利用政府债券资金对主体工程、排水涵洞、水坝、堤坝和泄洪道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2010年,在省里和地方的支持下,该区被暴雨洪毁的水利工程基本得到修复,堤身断面、堤顶高程的恢复建设基本达到1978年、1988年的防洪标准,跨堤灌溉工程也得到维修保养。


据多良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评估,近三年来未发生过重大洪涝灾害。多良县的排水涵洞、大型水坝、堤坝、泄洪道等关键工程尚未达到运行能力,因此发生事故的风险仍然存在。

一些项目,例如长山县的Cau Dau排​​洪涵洞,以及从长山到花山的Dao河沿岸近7公里长的排洪系统,目前处于淤积状态,河道被填满,排洪河道逐渐变窄,实际排洪能力较差。此外,上游大部分水坝和水库尚未铺设防浪防溢石,蓄水排洪能力有限,暴雨来临时易引发山体滑坡。尤其是像拜山县的Da Ban水坝、南山县的Cho Mai水坝、明山县的Le Nghia泄洪道……


根据实际情况,杜良确定2011年陆路堤防工作任务集中于保障水利工程安全,保护堤坝、路堤、涵洞、水坝、泵站。具体计划是动员地方集中力量抢修堤坝,督促完成所有堤坝、水库建设工程,最迟在6月30日前完成两岸左堤和右堤的土方储备工作,按照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


良迈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Do Luong:克服灌溉工程薄弱的问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