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正在“寻找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一直是困扰很多企业的难题,尽管这些单位制定了招聘标准和诱人的薪资,但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招聘高技能工人困难
近日,位于北宁省南山市桂武一工业园区的歌尔维娜公司通过义安省就业服务中心报名招聘20余名员工,招聘岗位包括:质量改进工程师、人力资源专员、会计、物流、项目协调员(PC)、数控加工工程师、注塑技术员、机械研发。招聘要求应聘者至少具备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具备良好的中文沟通能力。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招聘,该单位仍未招到足够的员工。
该公司代表表示:“我们一直缺技术熟练、合格的人力资源,不仅关键岗位,而且需要高技能人才的岗位,以及职业院校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但我们永远招不到所需人数的三分之一。” 该人士还表示,大多数通过面试入职的新员工,也需要大量的额外培训时间才能达到要求。

与歌尔越南公司类似,位于胡志明市的一家外商独资公司也需要招聘进出口人员,月薪1500万至2000万越南盾。对于这类员工,公司要求:具备与外国合作伙伴合作的经验,优先考虑在符合ISO标准的制造企业工作经验。然而,尽管公司在各大论坛上都发布了招聘信息,却始终招不到人。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表示:“不仅是这次,往年我们都需要大量高素质员工来担任许多关键职位,但总是‘眼红’,找不到合适的人。”

根据人力资源提供商Navigos Group发布的2024年薪酬与劳动力市场报告,超过50%的企业未来一年仍将招聘更多员工,包括中高级员工。企业优先考虑具备外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强以及拥有1-3年工作经验(不一定是管理职位)的候选人。

义安省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友上表示,仅今年前7个月,通过就业服务中心渠道招聘人员的企业就有395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有147家,需要招聘高素质人才。其中,需要大专、专科学历人员1645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714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所需招聘的本科、专科毕业生要求具备6个月至1年同行业工作经验。但据各单位反馈,前来报名招聘的人员大多没有工作经验。

从训练阶段开始就需要一个基本机制
目前,全省共有54所职业培训机构和参与职业培训的机构。其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机构22所(10所学院、12所中学)。招生和培训规模为77991人/年,其中:学院4915人/年,中学17001人/年。职业和培训层次结构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新增了一些职业,以满足企业和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其中,公立单位39所(中央部委单位4所,省直单位35所),非公立单位14所。

截至目前,已有18所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了自我评估和质量认证,其中2所通过了质量认证。一方面,使高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质量认证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级国家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指出了我在全省开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中,在领导和指导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劳动荣军社会部部长段红武
职业培训机构注重并定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内容的创新。创新过程需要众多企业代表和专家的参与,确保培训方案制定、评审和发布程序符合相关规定;组织编写、遴选和评审中专和大学阶段的培训教材。许多单位将知识与职业技能、软技能和外语相结合,为学员提供学习支持;同时加强对学生和高职学生,特别是大学和中专阶段培训学生的职业作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
然而,段红武认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未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是,各单位和地方缺乏中长期预测数据,未能准确评估劳动力供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培训机构缺乏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未能根据社会要求主动制定培训计划。一些职业培训机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仍然有限;设施设备不符合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和计划虽然有所更新,但并未真正适应生产经营实践和企业新技术设备;当地师资队伍过剩或短缺,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化水平仍然不足;学员的软技能培训(外语、信息技术、职业作风、行为技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此外,缺乏吸引、表彰、奖励和鼓励工匠积极参与培训、培养和发展高技能人才的机制和政策;缺乏推动师生参与科研、创新创业的动力。虽然社会化的优惠机制和政策很多,但不足以吸引资金发展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