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族修缮阴宅的独特习俗
根据越南人民,特别是广宁省平辽县岱依族人民的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扫墓。
平辽岱依族修缮阴宅的独特习俗
这是子孙后代照料坟墓、表达对祖先感激和尊重的机会,也是岱族世世代代尊重和保存的文化之美。
今天,平辽省平关县的贝氏花(Be Thi Hoa)家挤满了人。一大早,她和儿媳妇、孙媳妇就忙着准备祭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儿:一个杀鸡,一个煮糯米饭,一个炸鱼……
![]() |
在滚滚的香烟缭绕中,子孙后代都会去祭拜祖先的坟墓。 |
华女士说:“岱依族清明节的供品通常有糯米饭、鸡肉、猪肉、炸鱼、葡萄酒、纸钱、香火,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有猪头……这里的糯米饭常常被煮成各种醒目的颜色,通常主要有五种颜色:白、红、蓝、紫、黄。除了白色(大米的自然颜色)之外,蓝、红、紫、黄都是用森林树木的根叶调配而成的。”
其中,红色象征欲望,紫色象征天地丰饶,黄色象征富足,绿色象征平辽的山林,白色象征纯洁的爱与忠诚。所有颜色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的象征意义。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颜色组合方式,有些家族使用五种颜色,有些家族只使用两种颜色,甚至还有的家族只使用三种颜色。
后代将供品托盘摆放在坟墓下面。
祭品备好后,长辈们会带领着大家,子孙们也跟着前往祖父母和祖先的坟墓。雨刚停,在清明节的晨曦中,我们跟随华太太一家来到茶山墓地。那里,逝者的坟墓里弥漫着香烟缭绕,摆放着各种祭品。滚滚的香烟中,有人拿着锄头,有人拿着铲子,有人拿着刀子,各做各的。
![]() |
后代将供品托盘摆放在坟墓下面。 |
老人们忙着给每一座坟墓烧香,念叨着祷词。中年人和年轻人则在清理坟墓上的杂草和野草,防止蛇、鼠等野生动物挖洞筑巢。他们修补着被雨水冲刷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则在挖土填埋坟墓。
清理、清扫和填埋坟墓的工作完成后,墓主会在坟墓中央斜放两张红纸,再在上面填上一块新的方土,并在坟墓的四个角落插上四根红色或粉色的旗杆(阴间的旗帜意味着这是一块不可侵犯的区域,并且已经被清理干净)。最后,他们会焚香烧纸,邀请逝者一起庆祝春节。如此反复,直到家族的最后一座坟墓,亲人们会清理祭品,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
华女士说:“岱依族人相信,焚香祈福,意味着逝者已收到生者所有想要的供奉。墓前升起白旗,亲属们就可以摆上一盘食物和饮料,或者收集祝福带回家。墓地越干净,土越高大,祖先就越高兴。做得越多,那一年从祖父母和祖先那里得到的祝福就越多。”
带孩子去扫墓,是为了教育年轻一代尊重祖先。
在这些日子里,孩子们也会跟随父母和祖父母去扫墓,先逐渐了解祖先的坟墓,然后通过扫墓的习俗,教导年轻一代尊重祖先。4岁的罗氏兰英也跟着妈妈去给爷爷的坟上烧香除草。兰英说:“这是我爷爷的坟。他去世了,没法除草。我帮他除草,让他的坟墓干净些。”
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们,往往会在清明节回家扫墓,与家人亲人团聚。岱依族人认为,春节期间他们可能无法回家,但清明节这天他们绝对不能缺席。今年的清明节也不例外,在平辽省,到处都有人去扫墓。
在芒街工作的拉氏辛女士说:“每年临近农历三月初三,我都尽量安排工作回家乡,为爷爷奶奶和祖先的坟墓进行清理和修缮。”
除了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坟墓外,还有一些无人问津的无主坟墓(可能是过去中国人的坟墓)。来这些坟墓祭拜的人,也常常会去烧香。
![]() |
带孩子去扫墓,是为了教育年轻一代尊重祖先。 |
据我们了解,扫墓也是按照家族来安排的,只不过扫墓的时间可能会提前,或者在节假日,每个家族都会派代表去扫除共同祖坟、支坟,体现子孙后代追思祖先功德、缅怀先祖亡灵的道德义务,提醒子孙后代不忘故土、不忘根。
一天接近尾声,杂草丛生的坟墓被清扫干净,墓地两旁,山坡上,每个坟墓上都插上了红色的旗杆,标志着祖先的“坟”已全部完成。每个人的脸上,夹杂着汗珠,洋溢着喜悦、笑容,以及能够向祖先表达感恩的幸福。
可以说,平辽岱依族清明节与“饮水思源”、“食果思源”、“敬祖宗”等道德观念紧密相连,也是子孙后代回归故土、放下一切烦恼、为教育下一代人以人道行为、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维护和弘扬民族特色作出贡献的节日。
根据越南法律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