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海河——离别之痛与辉煌的过去
提起广治,就仿佛在讲述一片精神土地,讲述一部史诗,讲述我军和人民在这片充满白沙和老挝风的英雄土地上,抗击入侵的美帝国的英勇事迹。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我们从东河市出发,前往横跨滨海河的贤良桥,亲眼见证了两地在二十多年血腥战争中分离之痛的遗迹之一。
(Baonghean.vn)-提起广治,就仿佛在讲述一片精神土地,讲述一部史诗,讲述我军和人民在这片充满白沙和老挝风的英雄土地上,抗击入侵的美帝国的英勇事迹。在这个历史性的四月,我们从东河市出发,前往横跨滨海河的贤良桥,亲眼见证了两地在二十多年血腥战争中分离之痛的遗迹之一。
1A国道如丝般优美,将我们带到了贤良桥。路两旁,不再有敌人留下的弹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林立的楼房和绿油油的田野。远处,贤良桥渐渐消失在眼前。我们即将到达北岸。当南岸一户人家传来《Ca ho ben bo Hien Luong》的歌词时,大家的心都激动起来:“在贤良桥畔,今天下午我伫立回首……”祖国统一38周年,如今听着那句歌词,旋律仿佛依然深深地刻在血肉之中。
今天,Hien Luong 大桥横跨本海河。
走在这座仅有百余米长、历史悠久的桥上,每个人都感慨万千,因为就这么短短的距离,却让两地人民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漫长离别。贤良桥仿佛是敌人罪行的见证。《日内瓦协定》签订后,国家暂时被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区,以北纬17度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在这一地区,整个分离时期,滨海河和贤良桥一直是敌我激烈斗争的焦点,在边界两边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令人唏嘘的故事。一线之隔,几十年来儿女不见父,妻儿不见夫,两岸亲人天各一方。每年逢年过节、春节,两岸人民都会涌向河边码头,寻找亲人。因为人太多,互相很难认出,所以我们只好站在河的这一边,看着他们的衣着和样子,心里暗自猜测“那就是我家人”。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很多敌我之间紧张的智力斗争。桥被一分为二时,桥中间划了一条白色的横线,这一侧450块木板属于北边,另一侧444块木板则归西贡政府管理。敌人不仅想方设法破坏《日内瓦协定》,还用颜色划分桥梁。起初,他们把桥的南半部分漆成蓝色,我们立刻把另一半漆成蓝色。后来他们改成棕色,我们也漆成棕色。就这样,贤良桥的颜色一直在变,敌人涂成什么颜色,我们就涂成什么颜色。最后,敌人不得不放弃,桥只剩下统一的蓝色。
边境旗杆——一个标志着民族辉煌历史的地方。
历史悠久的贤良桥旁,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北岸的边防旗杆。边防旗杆的历史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它凝聚着我国民族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抗击侵略者的斗志,象征着我军和人民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1954年至1956年,我公安干警用一棵12米高的木麻黄树做了一根旗杆,旗杆上的旗帜长3.2米,宽4.8米。在南岸,敌军将三色旗插在15米高的碉堡顶上,向敌军发起挑战。应边境人民的要求,我们的旗帜必须高于敌军的旗帜,以便他们看得清楚,于是战士们走进森林,找到一棵18米高的树,悬挂了宽24米的带黄星的红旗。紧接着,吴廷琰下令在南岸竖起一根3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旗杆。旗杆顶端悬挂着一面巨大的三条纹旗,旗杆上闪烁着五彩霓虹灯。升旗后,傀儡政府的心理战扩音器向北岸回荡,挑衅地喊道:“越南共和国总统下令在北纬17度线竖起一根30米高的旗杆,以便北越人民能够清楚地看到民族的正义。”
不忍让傀儡国旗高过黄星红旗,我们于1957年7月架设了一根34.5米高的钢旗杆,杆顶镶着一颗五角铜星,并点缀着许多灯泡。面积达108平方米的国旗高高升起,将整个天空染成了红色。当时,北方人民放下手中的一切农活,鼓掌欢呼,南方人民也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西贡政府大吃一惊,连忙将旗杆又高高举起5米,高声质问:“北越想与国旗争,怎能与民族争?”
响应人民的愿望,我们把旗杆升到38.6米高,并在其上悬挂一面面积达134平方米、重15公斤的大旗。尽管敌人出动数百架飞机、发射数万发大口径炮弹,却依然无法抹去贤良桥北侧那面神圣的红星旗。1967年8月2日,敌人出动多架飞机,炸毁了旗杆,炸塌了贤良桥。但就在当晚,我英勇的战士们携带炸药炸毁了南岸的旗杆,从此,三色旗永远地飘扬在了边界线上空。与此同时,我们的国旗在木旗杆上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让我们的同胞感到高兴……边界旗帜象征着北方始终与南方同胞站在一起,共同奋斗,尽管艰难困苦,尽管遭受了许多惨痛的损失,但坚信有一天国家会统一,正如胡主席所说:“南方是越南人的血,是越南人的肉。河流可能会干涸,山脉可能会磨损,但这个真理永远不会改变。”
从1956年5月19日至1967年10月28日,边防战士共悬挂了267面大旗,11次将旗子升到12-18米高的木杆上,42次因被炸弹炸坏而更换旗帜。为了让国旗在边境飘扬,许多战士英勇牺牲,许多战士无私地守护着国旗。每当国旗被炸弹炸穿,就会立即升起另一面国旗,让祖国精神永远飘扬在越南的天空。2001年,在旧址上按照1962年的设计建造了高38.6米的新旗杆。旗杆下方建造了一座雄伟的旗杆,上面有许多浮雕,表达了对统一的渴望、南北统一的喜悦。
伫立两岸之间,眺望奔海河,这条温柔而充满诗意的河流,曾长期作为越南与越南的分界线而蜿蜒流淌。离别的痛苦如同残酷的命运。很少有地方像这里一样,经历过如此激烈、如此凶猛、形式如此多样的战争。1996年,为了满足新时期交通发展的需要,一座新的混凝土桥被修建起来,取代了破败不堪的老桥。历史悠久的贤良桥至今仍保留在桥旁。
每天,桥上人来人往,车辆熙熙攘攘。仿佛每个人都会回望这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仰望边境旗杆上飘扬的国旗,缅怀那段痛苦却又英勇的岁月。滨海-贤良,在那个充满苦难、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年代,如今却被世界各地的人们铭记为英雄的历史遗迹,精神的圣地。
对于我们——越南后世子孙,即使只来过这里一次,我们依然坚信,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无法抹去“昔日战场,烽火繁花似锦”的景象。因为那是我军民在英雄广治的土地上谱写的不朽英雄史诗。滨海贤良,蕴含着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Le Khac Nien - No. 2 - Yet Kieu - 第 5 区 - 大叻 - 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