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思维创新

January 14, 2013 18:46

(Baonghean)-1992年,杂交水稻首次在义安省兴田(雄原)、演春(演州)、莲城(安城)、乐山(杜良)四个农业合作社进行试点种植,初期规模仅22公顷,平均单产70.6担/公顷,产量155吨,远远超过当时批量生产的纯种水稻品种的产量。

由于效果显著,1993年全省稻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308公顷,单产达到每公顷72.2担,总产量达到9443吨。

1994年,全省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面积达6519公顷,产量44503吨。1996—2005年连续10年间,杂交水稻面积持续快速增长,由1996年的18411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76338公顷。2005年至今,杂交水稻面积不减反增,稳定在7万公顷以上,仅2009年就增加到81247公顷,达到杂交水稻推广以来的最高纪录。2011年,杂交水稻面积仍为72662公顷,产量470603吨。早年(1992-1998年),以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00万吨/年为目标发展杂交水稻是合理的。当时,杂交水稻生产运动的指导方针很强,给每个地方、每个合作社和每个生产队都下达了种植目标。然而,当杂交水稻完成其历史使命后,需要构建新的水稻品种结构,用优质水稻品种取代杂交水稻,为农业生产创造商品价值。然而,由于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思维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进程进展缓慢。

如果义安省300万人都吃杂交水稻,每年还能消费100万吨的产量。但现实情况是,城镇居民并不吃杂交水稻。目前,城镇居民和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吃的要么是本省产的糯米,要么是从外省进口的,要么是泰国米、老挝米。这就是杂交水稻国内市场逐渐缩小到无法像今天这样消费的原因。杂交水稻只是贫困农户的自给自足产品或用于牲畜饲养,少量用于啤酒和葡萄酒生产。显然,农业经济思维的落后,造成了杂交水稻大面积、大产量生产而不计算经济效益的局面持续多年。

当杂交水稻失去商品价值时,农民们便纷纷放弃田地劳作赚钱,或转而种植糯米,以便在农村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多年来,各地农民自发种植优质稻米的现象层出不穷。近年来,各地区纷纷下达扩大优质稻米种植面积的指令,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但截至2012年,全省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仍达60%以上,造成仓库中数千吨剩余大米无法消耗的局面。该省应采取坚决措施,迅速减少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代之以市场上商品价值高的优质水稻品种。农业部门必须动员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培育出适合义安省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既保证稻米品质优良,又能高产高产,从而取代杂交水稻。农民习惯种植杂交水稻,这是一种抗病虫害、耐候性强、产量高的短期水稻品种。优质水稻品种也必须满足这些标准才能投入大规模生产。必须限制和淘汰产量低、质量低的长期水稻品种,例如许多地方农民正在种植的IR1820水稻品种。

替代杂交水稻的优质水稻品种的生产,必须像指导杂交水稻生产一样,由地方政府强力指导。如果任由农民自发进行,或者由地方政府指导,都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更新农业经济思维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力求不仅依靠产量,还要依靠包括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在内的市场消费价值来生产粮食。


陈鸿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农业经济思维创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