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波水电站安置区变迁
(Baonghean)——从溪波路口出发,我们沿着48C国道,到达了祥阳县三定乡村民安置区。远远望去,溪波水电站就像西部雄伟山林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两个安置村村民的生活正在一天天改变,变得更加繁荣和文明……
(Baonghean)——从溪波路口出发,我们沿着48C国道,到达了祥阳县三定乡村民安置区。远远望去,溪波水电站就像西部雄伟山林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两个安置村村民的生活正在一天天改变,变得更加繁荣和文明……
2006年,总理批准溪波水电站建设项目后,当局制定了水电站库区居民迁出计划。根据初步计划,丁香、丁胜两个村的276户居民需要从库区迁至英山县福山乡高威安置区。在对高威的土地资金、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数十次调查,并了解民众的共同愿望后,祥阳县当局决定不将丁香、丁胜两个村的居民迁至高威,而是以搬迁的方式就地安置。这一计划得到了民众的高度认可。在就地安置方案取得群众共识后,丁香、丁胜两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启动:修建了通往两村8公里长的土路,兴建了幼儿园、小学、社区文化馆等。至2013年3月,丁香、丁胜两村群众安置工作基本完成。
![]() |
Tuong Duong区Tam Dinh公社Dinh Huong安置村一角。 |
如今,丁胜村和丁香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搬迁户都建起了舒适的住房,从48C国道通往村庄的道路也已平整拓宽。村里几十户人家购买了摩托车,把村里的货物运到溪波市场销售。村里还出现了食品店、林产品收购点、竹子、米等服务设施……特别是,两个村的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简陋的教室里上学,而是在舒适的学校里上学。许多农户投入资金,种植了春豆树,购置了碾米机。一些农户在旱地上种植杂交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丁香村的卡文峰先生说:“今年有了国家的价格补贴,他种了100公斤玉米种子,估计能赚几千万盾。”梁文利一家大胆地买了一台碾米机,服务村里的人。黎先生说:“丁香村和丁胜村人民的生活正在逐渐改变……有了补偿款,人们就用这些钱买牛、买猪来养;有了路,贸易就发展起来了,玉米、稻米、猪、鸡……都拿到溪波集市上去卖,价钱不错。不久的将来,有了电网,有了干净的水,生活一定会更好……”
自从水电站大坝蓄水以来,鱼虾等水产品更加丰富多样。被称为“溪波水獭”的丁香村党支部书记卢团说:“不只他一家,很多户人家都靠打鱼和在湖里卖虾给商贩,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大部分户人家都买网、铁皮船或独木舟到河里捕捞水产品。高峰期,每户能捕到3-5公斤虾,卖给商贩每公斤十多万越南盾。有些户人家还买了压条网,捕到2-3公斤的鲢鱼和罗非鱼。最近,卢文胜家捕到一条12公斤重的鲶鱼,卖了700多万越南盾……”据丁香村村长卢青雄介绍,目前,丁香村的贫困户只剩下60多户。丁香村的贫困户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2014年盘点,该村贫困户106户,剩余近贫困户12户。
祥阳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郑明珠强调,溪波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的优势在于,居民只失去居住用地,没有失去太多生产用地(如田地和人工林),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目前,两个村庄的电网通电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县政府还要求项目投资者尽快铺设通向村庄的沥青路面,并制定按照新农村标准铺设村内道路的混凝土计划,逐步改善居民生活……重要的是,这种移民方式不会对居民的文化生活造成太大干扰,居民不必离开故土……因此,他们不必浪费时间来稳定思想,稳定生活……
文章和照片: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