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南天主教公社的变迁
(Baonghean.vn)——抵达兴安南(Hung Yen Nam,即兴原)宗教公社后,我们感受到了这片艰苦土地上清晰可见的变化。长长的水泥路、宽敞整洁、美丽的文化屋以及各种民用设施,都已经并将继续焕然一新。
人民的力量
兴安南公社二村村长邓文孝先生带我们参观了2021年8月落成的新建文化馆,该文化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配套设施总值8亿多越南盾。他自豪地说:“这简直是个奇迹,夫人!以前我们村没有文化馆,每次开会都要借住村民家,或者住在村长家,非常困难。所以,现在有了政策,上级又支持建文化馆,大家非常激动!”
![]() |
兴安南各村的文化馆规模宽敞,设施齐备。图片来源:GH |
充满活力的村长补充道:“全村有236户,855人,其中80户信教,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都非常团结。除了县、乡政府拨款3亿越南盾外,村民们一致每户捐献200万越南盾,共同建设全村的集体活动场所。有的户捐献了1000-2000万越南盾,有的村民自发捐献了4棵价值几千万越南盾的遮荫树,栽种在文化屋里。有的村民出力出资,经过短短3个多月,文化屋项目在村民们的欢欣鼓舞中竣工。”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无法修建校园周围的围墙,村里就征求了村民的意见,仅一次会议就筹集到了2400万越南盾的捐款。目前,我们村计划在南边修建一个卫生设施,在北边修建一个舞台。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全部是水泥路面,出行更加方便。”Hieu先生说道。
![]() |
7号村村民在村文化馆进行体育活动;兴安南公社领导与7号村村民讨论新农村建设。图片:GH |
不仅2村,此前兴安南乡几乎所有村都没有文化馆,或者虽然有文化馆但破败不堪。7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一个全天主教村,有235户人家,1000多人。该村的旧文化馆建于23年前,又老又破,连桌椅都没有。因此,据1982年以来一直担任村干部的阮友强先生介绍:当乡、县要求拨款支持修建新文化馆时,该村就积极倡导和动员群众一起来修建。除了参与拆除和新建之外,每户人家还出资200万越南盾,最终建成了面积约600平方米、宽敞的新文化馆,总价值达200多万越南盾。
“校园宽敞,灯火通明,大人小孩都在这里运动到深夜。文化馆就在东山教区教堂旁边。宗教与生活和谐相处。每逢节假日,村里都会敞开大门,方便大家把车停放整齐。”村长阮友强高兴地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动员和教会的支持下,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情,群众自己做,群众自己受益。目前,村里的道路基本铺设混凝土,连接7村和6村的2.5公里长的旗路常年悬挂着国旗。
![]() |
兴安南地区连接村庄的旗街一角。图片:GH |
堂区还动员人们安装照明设施,既美化了景观,又方便了出行。村里居民的生活逐渐改善。男人们从事建筑工作(村里大约有40名建筑承包商),女人们经营市场,她们的孩子大多出国打工。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的田地。
兴安公社为半山地公社,山地丘陵、高地低地并存,全社共有2157户,8185人,分布在8个村,天主教徒占总人口的近80%,有3个堂区(东山、长怒、安盛),7个教区,8个村中有6个村有天主教徒。由于财政收入有限,加上资金与旧兴安公社分离,初期基础设施极其困难:公社人民委员会办公场所借用旧公社人民委员会会堂的基础设施开展工作;没有幼儿园;中小学严重破败;卫生站共用;乡村道路大多仍为未整修的土路,给群众生产、出行、经商等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但最大的困难是,4年时间里更换了3-4个村委会主任,一些社团、村干部受到处分,部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仍然有限,一些村委会、甚至干部党员的“等民靠民”心态仍然存在。
![]() |
兴安南省人民修建乡村公路。图片来源:GH |
进入低起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阶段,兴安南公社党委、政府在县里强化为公社人民委员会书记和主席的两位顶梁柱的带领下,动员整个政治系统参与,主动配合各堂区牧区委员会向人民宣传,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起辅助作用,人民是主体(人民知道、人民讨论、人民做、人民检查、人民监督、人民受益)。
各项政策策略公开透明,深入每个街坊村,广泛听取民意,激发和促进宗教界和非宗教界人士团结协作,共同建设新农村。有些会议开了一次,群众理解不充分,所以很多会议都以“稳扎稳打,方能取胜”为座右铭,凝聚共识。
![]() |
兴安南公社领导与村干部讨论新农村建设情况。图片来源:GH |
公社党委还积极配合各堂区神父和牧区委员会,向各堂区讲解党和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方针政策,这与教会追求的理念一致,即改善民生。同时,要求各村召开扩大会议,邀请村执委会、前线工委、各组织参加,并邀请全体牧区委员会成员参加,凝聚共识,凝聚团结,最后与群众举行座谈会。各村书记、村长根据新农村指标,对各项任务进行梳理,确定本村落实哪些内容,群众落实哪些内容,不等待也不依赖上级。
![]() |
兴安南乡1号村文化馆正在修建场地和围墙。照片由梅华提供 |
此外,兴安南公社领导表示:“重要的是重新赢得人民对党委和政府的信任。只有人民有了信任,才能形成共识。”因此,除了加强内部团结外,还要为公社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作风注入“新空气”;制定各岗位职责和任务规定;分配和授权工作,并监督具体完成情况和进度。公社党委制定了关于领导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的专题决议,并特别要求全体干部和党员模范贯彻落实。
![]() |
兴安南市官民种植花卉,营造景观。图片来源:GH |
“没有群众,日子过得容易一百倍;有了群众,日子过得难千倍。”当党委、政府的信任被点燃时,短短几年间,全社发生了积极变化。一批文化馆开始兴建,48多公里的村道、几十公里的水泥水渠建成通车。道路上装上了路灯,鲜花盛开,巷道纵横。各条干道上都竖起了旗杆,国旗、教堂的旗帜随处可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出力、出钱、出地。在8村,大家自发捐出了1.6公里宽、2米的稻田,用于扩建和修建村里的示范路。
跟随公社干部来到8组,看到潘氏丽女士正在新拓宽的道路旁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锄草,她淡淡地说道:“我祖上留下了5亩稻田,一年两季稻,就在路边。村里出台修路政策的时候,我们家就主动捐地拓宽了道路,希望能为村里的美化出一份力。而且,道路宽阔,不仅出行方便,也方便我们村里人运输和收割庄稼。”
![]() |
兴安南8村村民自愿捐献土地,用于扩建乡村道路。图片:GH |
第8村也有典型例子,如阮金团先生捐献3平方米多土地修建道路,还无偿捐献价值近8000万越南盾的竹子和白千层树,种植在村里主干道两侧。
得益于整个政治系统的同步参与、教会的支持和人民的力量,2021年6月,兴安南公社仅达到11项标准(未达到规划、交通、设施、文化、学校、卫生、环境、政治系统等8项标准),到2021年12月,基本达到标准。各村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动员民间内部力量,鼓励农民捐献土地,将路边由4米拓宽至7米,修建排水沟。每户平均出资1000-1500万越南盾用于升级村级道路,一些家庭出资7000-8000万越南盾用于交通混凝土化。最终,100%的公社道路和从公社中心出发、长度为5公里的公社间道路均已铺设沥青或混凝土,符合交通部的技术标准。实施场内交通路线硬化129条、总长度39.96公里,方便机动车通行,确保为生产服务,硬化率达100%。
![]() |
兴安南乡一角。图片来源:GH |
兴安南公社党委书记黄德安表示:除了得到县委、县人委会的重视和支持,出台“刺激”政策(例如,建设每座文化馆平均花费8亿至9亿越南盾,公社、县出台机制支持其中的1/3)外,建设新农村最大的收获是“人心”,是人民对党委、政府的信任。
由此,不仅动员了当地人民的力量,也调动了远离家乡取得成功的孩子们的慷慨。例如,岘港市的一位祖国子弟企业出资40多亿越南盾,为村庄安装了净水系统;同山教区Thuc先生和Thien先生等市民出资3亿多越南盾,为公社填土扩建交通路。又如,在公社人民委员会总部前面,曾经有一条宽达10米的深沟,政府发动公社的孩子们骑着摩托车,将1200多平方米的土地运过来填土,妇女协会和农民协会则种植鲜花,打造出一片绿色、洁净、美丽的行政中心景观……
创新图景
除了基础设施的变化外,来到兴安南公社,很容易看到的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经济发展思路的巨大转变。党委、政府、祖国阵线和各组织经常关注并注重引导人民推动经济发展,动员人民充分利用半山地的优势,注重将种植业结构向商品生产转变,增加人民收入。许多村庄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效益高的农林结合模式。推动山地花园经济和农场经济的发展,其中,半放牧山地鸡养殖、杂交山羊养殖、甲鱼养殖、蜗牛养殖等模式。
![]() |
兴安南乡已形成柠檬生产区,总面积近200公顷。图片由广安省提供 |
特别是形成了总面积近200公顷的柠檬生产区,将部分传统柠檬种植区改造为无籽柠檬种植区,形成30多公顷的桃子专业种植区,形成了番荔枝集约化种植的样板,建设了一批示范园、示范田,打造了大型商品生产区;引进沙都艾柑橘、梨番石榴、泰国菠萝蜜,在丘陵园地上高效种植;将部分优质稻田改造为优质红薯种植……得益于此,2016年全乡贫困率为13.37%,到2021年将下降到2.09%。
![]() |
人们来到兴安南乡的一站式商店办理业务。图片来源:GH |
今天来到兴安南乡,我们看到新农村的面貌正在逐渐显现。见到正在乡人民委员会综合办事部门办理手续的兴安南乡3村村民黎玉福(75岁)激动地说:“几年前,我的家乡生活困难重重,靠田地和山头维持生计,只希望吃饱穿暖,从来没想过要美化环境、发财致富。现在,我的家乡面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 |
兴安南省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改善。图片来源:CSCC |
公社总部和村文化馆建得宽敞明亮,雨季泥泞的土路、旱季尘土飞扬的路被宽阔的水泥路取代,村村通畅,夜间通电。群众环境卫生、治安秩序的自觉性增强。干部公务员的作风也更加文明礼貌,一站式服务热情引导群众,群众十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