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之乡的变化

国山 November 8, 2022 19:30

(Baonghean.vn)——从高处俯瞰,林河(Lam River)流经顺山乡(Thuan Son,Do Luong),经朗市场​​(Rang Market)到达大同乡(Dai Dong),形成一对乳房的形状。甘泰村(Cam Thai Village)是一块突出在左乳房河岸上的土地。该村原名宝森村(Bau Sen),在这个仅有36公顷的村庄里,诞生了众多作家和才华横溢的人才,为大同乡的故乡。

锦泰村一角。图片来源:Quoc Son

将“风神”带到Cam Thai

“以前人们叫我们‘瓜民’,这既是褒义,也是贬义。

赞美,是赞美勤劳、勤勉、刻苦的人们。在六月的烈日下,他们依然辛勤浇灌、悉心照料,结出美味的瓜果(卷心菜——PV),这种反季节瓜果是我们村的特色,其他地方都产不出来,也帮助了一代又一代的锦泰村民学习进步、获得成功。

但因为太过节俭:把瓜最好的部分卖掉,只留下瓜核自己吃,所以别人就觉得我们村民抠门、吝啬……”我在阮友义先生的个人脸书上看到这些状态,当时他正在谈论清章县大同乡锦泰村的土地。

锦泰族人在乡村节日上欣赏表演艺术。图片来源:Nguyen Thanh Xuan

大哥接起电话,笑着说:“以前,人们管我的家乡叫‘黄瓜人’,也用来形容这片饱经风霜、艰苦卓绝的土地。但现在,锦泰村正在发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在改变,尤其是在这片土地上出生的年轻人也改变了。” 阮友义先生还说,最近锦泰村的村民们互相呼吁,在村子周围种植风铃。他从富寿省雄庙购买了400个风铃,为位于林河左岸的这个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据阮友义先生说,风铃在春天会开出美丽的黄色花朵。他还解释说,“风铃”象征着风神。说到风,我们想到的是轻盈、凉爽、柔和、优雅,同时也威严而勇敢。而风之子民——风神的子民,将是德才兼备、智慧勇敢的人,他们心胸开阔、热情好客,温柔优雅、高贵高尚、充满活力,像风一样迅捷,并且慷慨解囊,愿意为家乡投资。嗨,远离家乡、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锦泰村子民们,回来吧,带着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锦泰村腾飞!

这棵风铃树是阮友义先生从富寿省带回来的。图片:友义

我以为,阮友义先生选择风铃树来改变“瓜田”的做法,多少有点“风水”的意味。然而,了解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阮友义先生不仅资助他所在的锦泰村种植了400棵新的风铃树和来自台湾的榕树品种,近年来还资助了万清屋和村集体住宅的升级改造和建设。目前,他还在继续资助村里修建墓地、整修万清屋前的荷花池等。“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改变家园,让锦泰村保留其传统的面貌,变得更加富饶宜居。”——阮友义先生说道。

康泰人种植风铃。照片:阮友义

特别之处在于,阮友义出生于1973年,曾在法国学习新闻学。之后,他回到越南,成为一名记者,在越南之声(VOV)外交部工作。在为越南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工作了25年后,他退休了,决心放下一切,为祖国做出贡献。他似乎正在努力激励锦泰村的居民以及远离家乡的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

文学圣殿和 Cam Thai 公社。图片:Quoc Son

Cam Thai 已经改变了

拉姆河从上游流向大同乡(现清章县大同乡),形成新月形丝绸带,环绕土地面积近16,000平方公里。2


甘泰村艺术团在乡村节期间表演“永葆乡村之魂”节目。图片:阮青春

事实上,大同乡于2020年12月重新成立。此前,这里曾分为三个独立的乡:清祥乡、清文乡和清兴乡。从高处俯瞰,林河经朗市场流向顺山乡(Do Luong),再流向大同乡,形成了一对乳房的形状。锦泰村是一块突出于左乳房河岸的土地。这个村庄原名宝胜村,在这个仅有36公顷的村庄里,诞生了众多作家和才华横溢的人才,为大同故乡增添了光彩。

据原锦泰党支部书记、现任清章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干事阮青春先生介绍,锦泰村是由阮边和阮文头两兄弟于15世纪建立的。这两位兄弟也被视为锦泰村的守护神。

在锦泰家族的众多著名子女中,值得一提的是阮友典医生,他生于1825年。他于1853年考入三甲同进士。他是后黎朝兵部尚书阮友卓公爵的第九代传人。他的父亲是天氏郡的郡守阮友璧。

甘泰村节。图片来源:Quoc Son

嗣德九年,阮友典出任平江(海阳)县长。他学识渊博,深谙人生道理,为人正直,为人正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正当阮友典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法国殖民者入侵。他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敌人,并在兴安省白头山牺牲。

阮友典先生生前以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和责任感而闻名。1828年,他和父亲在锦泰村捐建了万城楼(当地人至今仍称之为圣院)。圣院是根据儒家哲学思想,用来尊崇学问和道德的场所。阮友典博士还捐献了3栋公房给村里,用来建造圣院的中央大厅。这是他考取博士后时,公社赠送的礼物。万城遗址群和村公房现已被认定为省级历史遗迹。约300米外,阮友典的教堂也被认定为省级历史遗迹。不仅如此,在抗日救国战争中,锦泰村有68名儿童牺牲。目前,在圣殿——村集体住宅区,人们已经立起了一块石碑,记录着全村“生而英勇,死而光荣”的孩子们的名字。这也是锦泰村人民的骄傲。

多年来,锦泰村人秉承传统,不断进取,不断进步。目前,该村共有294户,1285名村民。村民依然以农业和水稻种植为生,但生产活动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手工和脚手,而是将科技和机械化应用于农业。除了种植玉米、水稻、饲养大型牛和家禽外,锦泰村还以冬季蔬菜而闻名。这第三种作物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此外,越来越多的锦泰村村民离开家乡经商创业。据阮青春先生介绍,多达三分之二的锦泰村村民离开家乡去学习和工作。他们在南北各地的工厂和企业工作,或在省县的工厂和企业当工人。每年,有15至16名锦泰村村民进入国外劳动力市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现在锦泰村只有1户贫困户和1户近贫困户,其余的都已经富裕起来。

家乡变了,锦泰的土地和人民也变了。今年锦泰村的节日(农历十月十六)很盛大,很热闹。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黄瓜”之乡的变化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