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丹宗教区少数民族农村新建项目带来的变化
(Baonghean.vn)——为响应“携手共建新农村”运动和“在民族中心活出福音”,义丹县的天主教徒近日团结起来,发展经济,建设新的文化生活。
义丹县有超过11000名天主教徒,占全县人口的7.9%,主要分布在5个乡镇。响应“全国携手”运动新建农村建筑近年来,在“将福音融入民族中心”的指导下,义丹县的天主教徒团结起来,积极创新地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生活,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做出了贡献。
![]() |
| 新农村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照片:明泰 |
2019年,义忠乡荣获省政府颁发的“新农村标准”认证。这一成就归功于省委、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民们积极响应,热心参与农村道路的修缮、扩建和升级,以及捐地修路等工作。
义忠乡下辖两个堂区,共有145余户人家,分别居住在4号村和中城村。为落实国家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近期,该堂区居民积极捐地捐物、捐力捐资,并完成了当地的交通建设。黎光流堂区居民一家是这一行动的带头人之一。他们深知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完全正确,符合人民的意愿,因此率先捐地捐物,并投入120万越南盾和劳动日,拓宽了3公里长的水泥路。
义忠乡中清村居民黎光柳先生说:“村里的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都看到了参与当地发起的活动和运动的实际好处,特别是一致响应国家农村新建设目标计划。”
![]() |
| 义禄公社平明村教友阮文明就是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照片:明泰 |
自新农村建设方案启动以来,义禄乡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截至2021年底,义禄乡新农村建设19项指标全部达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义禄乡投入资金超过1800亿越南盾,其中近300亿越南盾来自人民捐款,用于修建村道、巷道、村文化馆等。目前,人均年收入已达3830万越南盾,贫困率降至2.96%,环境卫生得到有效保障。
这一成就不仅展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巨大努力和政治决心,也体现了公社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之间的团结精神。康卡村居住着康卡堂区的约850名天主教徒,他们和睦相处,共同生活。通往每家每户大门的坚固水泥路,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
![]() |
| 义禄乡天主教徒捐助建造文化馆。照片:明泰 |
义禄乡昆卡村村长阮泰黄先生表示:“秉持‘人民知晓、人民讨论、人民决定、人民监督’的民主精神,昆卡村党委和领导组织会议,宣布了道路建设政策。在此基础上,村里的天主教徒积极讨论规划、实施方案和捐款额度。他们认识到自身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于2021年携手捐款超过2亿越南盾,用于修建1公里道路、修复沟渠,以及建造一座配备3个排球场的文化中心,从而保障村民的便利生活……”
义丹县拥有超过11,000名天主教徒,占全县人口的7.9%,共有5个堂区和13座小教堂,分布在义禄乡、义安乡、义忠乡、义会乡和义丹乡五个乡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义丹县的天主教徒自愿捐献了近万平方米的土地和围墙,投入了数千个工作日,砍伐了数千棵树木,并捐款约200亿越南盾用于修建农村交通、运河和升级社区文化场所。目前,义丹县已有三个有天主教徒居住的乡镇——义会乡、义忠乡和义安乡——实现了新农村的目标;义禄乡正努力争取在2021年实现新农村的目标。
![]() |
| 义禄乡各村镇的许多交通道路都已铺设了水泥路面。照片由明泰拍摄。 |
义丹县祖国阵线副主席武光华先生表示:“近年来,本县教友在经济发展运动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改善农村面貌,彰显教友在建设祖国和构建日益强大的民族团结体系中的作用和责任。”
弘扬团结爱国主义传统,有效落实“全民团结建设新农村,过上美好生活,信奉美好宗教”运动,义丹县天主教徒积极参与劳动、生产、经济发展,注重文化教育事业投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建设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为建设日益富裕文明的祖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