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积极解决基层障碍

November 12, 2014 09:36

(Baonghean)——加强党内和与群众的质询与对话,是党的一贯要求之一,旨在落实和发扬从党内到群众的民主。在义安省,这项活动已明确体现在省委2012年8月30日第2924/QD-TU号决定中,该决定旨在“颁布与群众联系对话条例”。

有效对话

在英山县,2013年1月举行了区委常委与320名乡镇党支部书记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党支部书记提出了许多与党建有关的问题,区委常委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借鉴首次座谈会的经验和成功经验,为加强和扩大座谈会活动,2014年英山县委将座谈会内容改为区委常委与下属党委党支部书记定期会谈,每月一次;与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座谈,每季度一次。2014年,与从区到基层的各级党委和机关共组织了65次座谈会,内容涉及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合并学校校网规划、本地区部分项目补偿和场地清理、社会政策落实等。

Đối thoại giữa các tổ dân vận khối xóm với Huyện ủy Nam Đàn.
村庄群众动员小组与南丹区委对话。

英山县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阮文山同志表示:“党支部书记们面对面交流,就基层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他们的激动心情难以言表。县委常委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反馈,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以便在领导指导过程中积累经验,同时消除实践中的不足和障碍。通过对话,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党支部书记更好地履行政治职责的良好做法,所有与会同志都对此表示了高度认可。”

在宜禄县,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县委开展了多项深入基层联系对话活动。县委常委会还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座谈会,就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例如,针对群众反映的土地使用权证发放换证速度慢等问题,县委常委会主持召开了与县人民委员会、县各专业部门以及土地使用权证发放换证咨询单位的座谈会,就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通过座谈会,共提出22项有关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和换证工作的建议、提案和问题,找出存在的障碍,纠正薄弱环节,对给群众添乱、制造麻烦的干部进行处分。每次座谈会后,区委常委会都向区人民委员会、有关部门、办公室以及乡镇党委和机关下达具体任务。区委常委会每3个月总结进展,不断督促解决问题。得益于此,经过一年的座谈会,剩余问题都得到重点解决,土地使用权证发放率从41.2%提高到73.5%,确保一次发放率接近90%,其中林地发放率接近100%。

宜隆乡党委书记阮廷勇表示:“对话结束后,在县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的指导和指导下,该乡已着手审查和查找原始文件,确定了公社档案中记录的具有合法土地使用依据的农户,并着手办理登记手续。目前,已为90户农户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其余39户正在办理办理手续……”

据宜禄县委报告,近三年来(2012-2014年),县委、县政府、乡镇政府以及县内企业主共组织了131次与群众的座谈。座谈内容主要涉及场地清理、安置支持、社会政策落实、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和换发、农业生产投资机制和政策等。宜禄县委书记潘士阳同志肯定地说:“接触和座谈富有成效,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座谈主体和对话对象之间的了解,从而明确双方在解决每个问题中的责任,为增强党和人民的团结和凝聚力做出了贡献。”

通过在多个县、市、镇和基层开展党内和群众对话,许多地方已经端正了干部、党员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感,增强了人民对党、政府和组织的信任。南丹、英山、安城等县党委已经多次组织专题对话。在南丹,举行了公社、村级群众动员小组之间的对话;英山与党支部书记的对话;在安城,就土地纠纷、场地清理、教师政策等各基层内容举行了不定期对话……可以看出,无论是专题对话、个案对话还是通过党委会议举行的定期对话,都符合目的和要求。从而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干部党员群众的所想所盼、群众反映的形势,为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矛盾和复杂问题作出贡献……

增加有限修复的数量

对话的本质是说话者(对话主体)与听者(对话客体)之间直接“交换意见”的方式,以解决共同的问题。此时,听者不再扮演被动角色,而是能够以民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在很多地方,这项工作仍然比较混乱,组织对话的不多,或者对话结束后缺乏成效。

除了对话次数有限之外,一些对话中,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甚至“打了鼓又跑题”。南丹县委常务副书记范春光同志坦言:“截至目前,南丹县2013年只组织了一次全县群众动员联盟对话;虽然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话,但2014年并未落实。另一方面,上次对话中提出的问题至今未得到梳理或重新研究。”宜禄县委书记潘士阳同志表示:“对话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超出了县委的权限,因此需要向上级汇报,解决速度较慢,影响了对话的质量和效果。”

除了上述局限性和困难之外,目前各级党委在选择和确定对话形式方面仍存在困惑。一些地方对拟对话的议题、对话结果存在水平、理解程度或“怕被牵连”等顾虑,不敢大胆组织对话。另一方面,各级党委认为会议是对话,但这些只是“代表”对话,并没有进行干部、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直接对话。杜良县委书记张鸿福同志表示:“党内和人民之间需要对话的重要问题是,要真正把握需要研究和处理的意识形态和舆论的本质,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能做到这一点……”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杜文成同志表示,对话活动旨在公开透明地发布干部、党员和群众关心的有关党建工作和地方问题的信息。通过对话,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加强党内和人民群众的团结。组织对话需要牢牢把握流程:第一,在领导、指导政治任务落实过程中,如遇到实际问题、困难和障碍,党委要主动将其纳入组织对话的纲领和计划,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有效解决提出的问题;第二,根据群众反映、控告和反映,党委、政府认为需要彻底解决的问题,必须开展对话,凝聚共识,团结一致解决问题,为稳定局势作出贡献。

一是要使对话常态化?这需要党委和机关领导层发现敏感复杂问题,并积极组织对话。党委不应期望对话中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迅速得到解决,而应以“合情合理”的方式逐步妥善处理。凡属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坚决督促指导;凡属职权范围外的问题,要向上级提出建议……因此,质询和对话的目的是发扬民主,增强各级党组织和机关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从而加强党内和群众的团结,为彻底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做出贡献。

梅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对话——积极解决基层障碍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