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妇结婚近40年,却从未见过面。
(Baonghean.vn)——上世纪80年代初结婚,共同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但夫妻俩从未见过面。这就是乂安省战争伤残者疗养院一对战争伤残夫妇的故事。
1969年,来自贫困家乡演寿-演州的高氏海女士(1952年出生)写了一份志愿申请书,加入青年志愿军。1970年底,高氏海女士在广治战场负伤,归来时终身残疾率100%,头部受伤数十处,上牙缺失14颗,颈部正中嵌入一块深深的弹片,髋关节骨折。
陶春静先生(1952年出生),河静省石岱乡人,1972年至1975年参加南方解放战役,1977年参加柬柬边境战争。1978年追击波尔布特士兵后,他返回后方,全身残疾率达96%,失去左臂,双目失明。
![]() |
这对夫妇共同生活了近40年,育有3个孩子和5个孙辈,却从未见过面。图片:Thanh Cuong |
经过长期与死神抗争,两人于1980年在义安重伤员疗养院相遇并相爱。
起初,当他们决定结婚时,许多人都担心这对盲人夫妇的未来生活,劝他们慎重考虑。然而,凭借着真挚的爱情和走到一起的决心,两家人于1980年初在田寿乡为丁先生和海女士举办了婚礼。
“结婚前,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帮我们打理日常生活,但结婚后,我们什么事都得自己做。很多事都压得我们很沉重,尤其是妻子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海先生回忆道。
他每天都要去井边打水,浇菜浇水,也为了日常所需。他提着桶摸索着去打水,有时会摔倒,水洒了一地,得走三四趟才能打到;有时还会迷路,得沿着铁丝网爬到手流血才能回家。每次他去打水,海太太都得拿着棍子坐在后门敲,帮他找到回家的路。
![]() |
尽管双目失明,他仍然会修理家里所有坏掉的电器。照片中,陶春静先生正在照顾女婿送给他的一只斑鸠。摄影:Thanh Cuong。 |
1981年底,他们的第一个儿子陶廷君出生,夫妻俩喜极而泣。然而,困难接踵而至。陶廷君的妻子没有奶水,所以父母给的罐装牛奶都用来喂孩子了。这对双目失明的战争致残夫妇竭尽全力照顾孩子,但孩子营养不良,祖父母吃不好睡不好。
“每次喂奶,他眼睛鼻子里的食物都比嘴巴里多。”海阿姨说。她一只手紧紧抱住他的头,另一只手找到全宝宝的嘴巴喂奶。
1983年和1986年,两个孩子陶碧海和陶氏玉碧相继出生,家里人越来越多,靠着夫妻俩微薄的残疾津贴,原本就困难的生活更加困难。
“当时,我和丈夫商量着,让亲戚送种子来,在菜园里围上篱笆,挖好土种菜;他还托河静的亲戚建个猪圈,每年多养几窝猪。每天,Quan牵着我的手,带我去菜园浇菜,然后每周两三次,父子俩就去菜市场卖菜。积攒了好久的钱,困难也就慢慢过去了。”丁先生回忆道。
“三兄弟从小就戴着中心工作人员在全某生日时送给他们的八块布尿布长大。如今,他们各自成家立业,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还为我和妻子生下了五个健康乖巧的孙辈。虽然生活艰难,但孩子们个个乖巧听话,认真学习,这是我们最自豪、最开心的。”
清强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