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两次荣获武装部队英雄称号的部队
(Baonghean.vn)- 在参观会门边境检查站时,我们聆听了检查站的历史战役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前几代人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而做出的英勇牺牲;进一步美化了边境公路上身穿绿色制服的士兵的形象。
![]() |
老兵范玉英(中)与几代边防官兵重温昔日战场。图片:怀秋 |
难忘的回忆
原武警边防部队会安边防站干部范玉英老兵的简朴小绿房,坐落在炉门市义海坊海江1号街的一条小巷里。他住的地方离会安港不远,会安港也是会安边防站的旧址。这也是边防战士范玉英一生的归属地,尤其是在1963年至1979年激烈的战争年代,会安边防站官兵与当地人民一起,在美军的炮火和枪林弹雨中进行了多次英勇的战斗。
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也不佳,但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仍不禁感慨万千。当年与众多战友的种种景象,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说:“1965年,南北军民抗美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战争’战略彻底失败,美帝国主义转而采取‘局部战争’战略,加紧了海空军的活动,加大了对朝鲜的轰炸和炮击。”
在义安省,自1965年2月起,美国空军加强了对关键地点,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攻击。他们昼夜不停地行动,以侦察并阻止北方向南方的支援活动。1965年3月31日,合口边境检查站(简称合口站)的战斗阵地发现两架美国喷气式飞机从海上飞入洛口口领空。边防部队(当时是武装人民警察)和义水乡民兵进行了激烈的拦截,并在洛口口海域击落了一架敌方F105战斗机。
![]() |
范玉英先生分享了他在会门边境检查站战斗的回忆。图片:Hoai Thu |
1965年5月10日下午1点,美国飞机从海上对海口渔业公司以及海江、海南两个村庄进行了猛烈轰炸。大片地区被美弹击中,火势肆虐。海口站的刘廷泰、范文博、阮廷儒、阮长达同志奉命赶赴现场抢救。这里一栋6间房的大房子着火了,倒塌在一处避难所里,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呻吟声。阮廷儒同志和其他同志们冲进去卸货,一个接一个地救出16名幸运地还活着的孩子。接下来,队里的同志们又冲进合作社抢救着火的渔网仓库,救出了一名女工和海口人民的许多财产。
当时,在会门边防站防空阵地上,阮青长、阮克安、阮文富、吕廷泰同志密切注视着每一架敌机。远处,一架F105战机撞上边防站阵地,发射火箭弹。
“那一刻,我军战士抓住机会,同时开火,并向敌人脸上喷出‘火鞭’。一架美军飞机喷出火焰,飞向大海。入口两侧的民众欢呼雀跃,鼓舞着边防战士英勇智慧的战斗精神。”他回忆道。
第二天,即1965年5月13日,美敌派出多架飞机袭击人口密集的海江、海朝各村、义海乡。门海站官兵与义安省军区C280部队协同作战,击落1架F105飞机。同时,门罗边防哨所战斗阵地也击落1架美军F105飞机。1966年4月15日夜,门罗96站武装队副队长阮克安中士再创佳绩,独自一人用机枪连发9发子弹,击落1架美军飞机。
![]() |
与几代边防官兵重温昔日战场。图片:Hoai Thu |
谈起往事,范玉英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会门边检站旧址。
望着江面,范玉英先生不禁想起当年摧毁美军鱼雷的情景。美军飞机不仅投下炸弹,还用炸弹和水雷封锁了洛门港。为了确保船只能够顺利安全进出,会门口岸边检站官兵们决心采取一切措施,打通航道。他们研究出一种圆形纸板,将纸板的圆周划分成360度,并在上面做了标记,代表了庄门港。
这个刻度圈固定在掩体里,并有专人值守。当敌人投下炸弹或地雷时,值守人员有责任标记刻度圈并牢记。根据炸弹或地雷的位置,哨所就能确定通道以及通道的入口和出口。
![]() |
1968年7月23日,美军出动数十架飞机轰炸海口,投下无数磁力炸弹。与此同时,海上一支由24艘小艇组成的运输船队正驶入河口。面对这种情况,海口站官兵决定用磁铁引爆该站自制的“磁力炸弹罗盘”上标记的4枚炸弹。这4枚炸弹位于河中央,为船只疏通航道。经过近3个小时的搜索,官兵们坚持不懈,反复扫描,最终3枚炸弹爆炸,剩下的1枚炸弹摩擦了18次仍未爆炸。海口站检查组认定该炸弹为“哑弹”,并允许运输船队入港。
“当时,我登上领头艇,用一根杆子插在河床上,标出未爆炸弹的位置。但由于河床狭窄,很多艇都要靠近弹位,艇群还是有些忐忑,阮廷儒中士便涉水而出,站在弹位上,指挥艇群一艘艘通过。还有一次,情况紧急,我和队友们一头扎进河床,直接把鱼雷取出,让艇群及时通过。会门站官兵的这一举动让义安海运公司的员工们敬佩不已,很多人都给防空站值班官兵写感谢信。”——老兵范玉英分享道。
1972年5月29日凌晨1点,数十架美军飞机飞来投掷照明弹,对海口站区域进行猛烈攻击。站口区域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义海、义和两乡民兵阮越春营的高射炮阵地以及海口站的战斗阵地协同作战。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架敌机被击落,起火坠海,其余飞机则疯狂投弹,仓皇逃窜。1972年5月31日,海口站战斗组在第一次齐射中就击落了一架敌机AD6,建功立业。
![]() |
1966年,刘文昌同志用方位表标记了落入溪流的磁力炸弹。图片:乂安边防部队传统部门提供 |
1972年6月4日夜,阮友捷、阮廷友、阮文创三名士官长冒着美军飞机猛烈轰炸的危险,勇敢地冲进米仓,扑灭大火,保住了78吨大米的安全。1972年9月4日,义海乡海江村空袭后,驻地战士们撤退途中,遭到美军AD-6飞机编队袭击。大家找到掩体进行抵抗,但一枚炸弹落入掩体,刘文昌、吴廷一、潘文战、胡文禄等同志身亡,范文荣同志身受重伤。
延续传统
![]() |
边防人员在海上巡逻。图片来源:Hoai Thu |
如今,怀海边检站牢牢扛起一代代官兵辛勤打造的“包袱”,始终保持战斗精神和工作意志,始终与驻地人民保持团结互助。
该站每年对出入该地区经商、生产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和管控数千人次,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过往经商、生产人员和车辆的绝对安全。
此外,该站还承担着协助人民和地方政府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开展救援工作的任务;在东海出现风暴时及时向沿线车辆和人员通报并发出警报;做好海上搜救准备。
为表彰武装警察部队(现边防部队)官兵的贡献,会门边防站于1970年8月25日、1973年9月3日两次荣获“武装部队英雄”称号。
![]() |
范玉英先生与会口岸边检站官兵见面交流,缅怀英雄传统。图片来源:Hoai Thu |
这里的一代又一代边防战士,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青春年华,但他们都拥有一颗坚毅的心、一颗骄傲的心和一颗完成好任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