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县的天主教徒过着幸福的生活,并虔诚地践行着自己的宗教信仰。
(Baonghean.vn)多年来,安山教区信徒始终一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政策法律,发扬宗教界和非宗教人士之间的团结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来到新农村建设典型村之一——祥山乡(英山)4号村,大家不难发现,昔日狭窄的小路,如今已被宽敞、干净、漂亮的水泥路所取代。乡村一天天繁荣起来,人们熙熙攘攘,为迎接圣诞节做准备。

在探望修路先锋阮泰芳教友一家时,阮泰芳先生说:“我认识到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人民的愿望,当有修路计划时,我看到他们家的菜园位于路的拐弯处,我就说服我的妻子和孩子捐献了5000万2土地,把道路修直、修美。除了捐赠土地之外,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继续等待并依赖国家的投入,实施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国家的资金有限。我走访了村里的每个天主教家庭,进行宣传,动员他们理解并同意实施。从我家的开创性工作开始,村里的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就掀起了一场充满活力的运动。

长山乡(Anh Son)四村村长阮达贵先生领着我们沿着五米宽、宽敞、干净漂亮的水泥路前行,说道:“该村目前有153户人家,600多人,其中33%是居住在关朗堂区的天主教徒。近年来,该村一直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从捐地修建乡村道路、建设文化设施到整治环境卫生、布置家庭菜园,无不体现了村里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两年内(2022、2023年),祥山公社四村动员群众,兴建世纪工程。全村动员群众从山上平整、夯实,打下长73米、宽49米、高5米的地基,占用9000立方米土地,兴建一座体育场,其中包括一座足球场、两座排球场,并划出一块土地用于兴建一座村文化馆,投资5亿越南盾。
体育场建设实施后,该村继续发动群众捐款,修建了一条长120米、宽5米的通往体育场的道路,安装了电力照明系统,并安置了46个石凳,总金额超过1.5亿越南盾。全村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积极响应。在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长山乡四村的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始终团结一致,过着“好生活、好宗教”的生活,尤其是在居民区文化生活建设中发挥了带头作用。目前,全村85%以上的家庭都是有文化的家庭,社区治安状况始终稳定,没有出现任何社会丑恶现象。全村人均年收入为3500万越南盾。

目前,兴山公社(安山)拥有近34%的同林堂区教友。多年来,兴山公社教友秉持“美好生活,美好宗教”的座右铭,始终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守望相助,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建设富裕幸福的生活。
我们走访了兴山乡合仙村教友黎春龙一家,他们是当地经济发展运动的典型代表。黎春龙先生介绍说:2013年,正值发展林业和工业茶树的政策出台之际,他家率先在1公顷多的山地上改种茶树。靠着茶树,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每年可以收获6-7次茶叶,家庭稳定收入超过1亿越南盾。此外,黎春龙先生还种植了3公顷林地,饲养鸡和猪。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家有条件供6个孩子上学,并有稳定的工作。
兴山公社(Anh Son)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氏姮女士表示:“为了让本社天主教徒始终积极响应爱国竞赛运动,兴山公社已采取多项措施,并切实有效实施。其中,党委、政府、祖国阵线和公社各组织定期与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区居民联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 自此以后,教区、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与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密切和融洽。
从此,兴山乡从低起点发展成为安山县各方面都领先的乡镇。过去五年来,该乡动员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捐款,修建了7个乡村体育场,配备了足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设计标准与同期水平一致;并在占地1500平方米的场地上修建了一座纪念该乡烈士的祠堂。2,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越南盾。目前,该公社村镇交通系统已全部浇筑混凝土。107条途经居民区的交通路线中,97条已安装照明系统。该公社力争在2023年成为NTM先进公社。

目前,英山县教区居民积极转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运用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小规模工业和服务业,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做出贡献。许多教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年收入达1亿至3亿越南盾,典型代表是兴山乡的工业化茶叶种植模式,祥山乡的鸡糕生产模式,和山乡、谅山乡和灵山乡的生物垫料养殖模式,以及甘山乡和开山乡的山地菜园模式。
除了经济发展,教友们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运动。2023年,开山乡和灵山乡的教友们捐赠了近5亿平方米的土地。2园地开辟道路;英山县教区居民捐资数十亿盾修建乡村道路;足球场;文化屋......积极参与维护绿色、清洁、美丽的环境,打扫卫生,每周清运垃圾,种植花路,为建设“明亮、绿色、清洁、美丽”的环境做出贡献。
到2023年底,安山县已有14个乡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其中12个乡已发展成为天主教徒聚居地。此外,天主教徒还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慈善事业和人道主义活动,响应越南祖国阵线及其各部门、分支机构和组织发起的运动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