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警告越南断层带
缅甸发生7.7级地震,越南对地震风险发出警告。哪些断层带属于高风险区域?
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也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地震发生时,累积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传递到地表并引起震动。地震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强度(以里氏震级衡量)和深度,范围从轻微摇晃到导致地面变形、房屋和建筑物被毁,最终对基础设施和人员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缅甸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板块的不断活动,每年世界各地都会发生数十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并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这些地震大多发生在火山带或板块接触边界上。

缅甸3月28日下午发生的地震也是由于该国位于两大大陆板块之间: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
越南科学技术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委员会主席阮红方副教授表示:“地震发生在南北方向的大型实皆断层上,长约1200公里,是青藏高原复杂板块构造的一部分。”
方先生表示:“这次地震强度非常大,可以说是一次破坏性地震,也是缅甸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地震之一。从1900年至今,这里共发生过6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而这次是缅甸自1946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也可能是近代以来最强的地震。1946年的那场地震估计震级为7.6级,也发生在实皆断层。”
美国地质学家杰斯·菲尼克斯表示:“这种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334 颗原子弹。”他警告说,随着印度板块继续撞击缅甸下方的欧亚板块,余震可能会持续数月。
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阮春英博士表示,缅甸此次地震强度极高(里氏7.7级),即使在距离震中较远(超过1000公里)的地方,例如河内和胡志明市,人们仍然能感受到震动。不过,他强调,目前越南的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仍为0级,风险程度较低。但邻近的泰国和中国等国家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越南发生史上最大地震
尽管越南并不像日本或印度尼西亚那样位于地震活跃区,也不像缅甸那样位于板块上,但历史表明,在这片 S 形狭长地带的许多地区都发生过多次中等至极强的地震。
从公元114年至2003年,越南共记录了1645次里氏3级或以上地震。值得注意的是,北同海、河内、安定-永禄-汝关和义安等地都发生过7级和8级地震。有些地震甚至发生在几百年前,例如1277年、1278年和1285年发生在河内的8级地震,以及19世纪末发生在藩切等地的强烈地震。这些地震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警示着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
根据阮红方、范世传(VVLDC)作者团队发布的越南及东海地震危险性概率图,越南地震风险最高的地区有37个,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但活动周期为数百年或数千年。
尽管河内和胡志明市目前处于地震相对平静的时期,但专家仍然警告称,位于红河-柴河断裂带的首都河内未来面临地震风险。研究估计,里氏5.4级左右的地震复发周期约为1100年,而河内上一次强震记录发生在700多年前的1285年。此外,河内也面临受到邻近断裂带(如芦江、同朝和山罗)强震影响的风险。
越南其他地区,例如西北部、中北部和中部海岸地区,也经常受到地震的影响。根据历史资料,1935年发生在奠边府的地震——记录在马河断裂带——震级约为里氏6.9级,引发了剧烈震动,并波及到许多邻近地区。
1983年,奠边省的Tuan Giao地区持续遭受强烈地震,震级高达里氏6.7级。这被认为是越南20世纪最强烈的地震之一,对西北地区的房屋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一些偏远地区也感受到了震感,引发了人们对地质不稳定性的担忧。

乂安省地震历史
如上所述,地震活动与地质断层活动密切相关。在义安省,有卡河主断层及其分支断层系统。卡河断层呈线性,从老挝境内的班班县(Ban Ban)延伸至芒森县(Muong Xen),沿着南莫河(Nam Mo)流经库拉奥县(Cua Rao),几乎与卡河重合,经溪博县(Khe Bo)至正县(Anh Son)县,然后沿着康河谷(Con River)穿过新基县(Tan Ky),直达库拉海(Cua Lo),最终沉入清-义大陆架沉积物之下。越南境内总长度达200公里。
卡河断裂带走向为北西-东西,指向西南。断裂带影响深度约为60公里。卡河断裂带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从古生代中期(约5亿年前)至今经历了多个动态转变期。新生代(约6600万年前)期间,该断裂带的活动性得到清晰展现,形成了沿主断裂系统和分支断裂(Than Khe Bo)分布的煤盆地。
据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监测资料,20世纪和21世纪初,钙河流域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震级大多为3.0-5.0级)。但历史文献记载,1136年(1137年?)、1767年、1777年(2次地震)和1821年共发生过5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1136年(1137年?)地震使河水染红如血;1767年地震引发山体滑坡;1821年地震导致多处房屋倒塌。据阮廷川博士(VVLĐC,2004)研究,1821年地震烈度l0=8,强度M=6.0。
- 1136年(或1137年?)的地震据记录发生在演州地区。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学家表示,此次地震地表破坏强度为七级,但河水变红,说明地震强度一定非常高。它可能比1983年的团教地震更强烈,这意味着它的强度可能超过6.7级。
- 1767 年的地震发生在演州-琼吕地区,地表震动达到 VII 级,但记录显示导致清化发生山体滑坡,因此可能是一次强烈地震。
根据里氏震级(M)对地震烈度进行分类。地震分为以下类型:微震,M=2.0;弱震,M=2.0-3.9;轻微地震,M=4.0-4.9;中等地震,M=5.0-5.9;强震,M=6.0-6.9;非常强震,M=7.0-7.9;破坏性地震,M=8-9。
警告
阮红芳副教授表示,越南并不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因此比较安全,不会发生像202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地区发生的9.3级强震那样造成30万人死亡的破坏性地震,也不会发生像最近缅甸那样的强震。然而,越南仍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因为我国拥有许多长达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的断层系统和深层断层,因此地震仍然时有发生。
面对这样的风险,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建筑物、房屋等的安全。地震无法避免,但当大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损失。
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越南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廷昭副教授表示,越南没有任何地震方面的法律,因此对于一般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抗震性的严格规定仍然非常零散,缺乏严格性或细节。
日本、中国、菲律宾等地位于西太平洋沿岸,是地震多发地区,对住宅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建设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建筑必须满足抗震要求。
鉴于上述现实情况,赵先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越南需要更加重视建筑工程的抗震问题,特别是土木工程(如高层公寓等),以确保安全,并尽量减少可能发生的、对人们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
参考:
1. 高廷昭博士、黎文勇博士、裴文南博士、高廷忠博士和梅氏红探博士(2023年):“宋卡-饶奈地区地震和构造特征”。《海洋科学与技术杂志》,第13卷,第3A期,河内,第183-191页。
2. Thai Anh Tuan 博士、Nguyen Duc Vinh 博士(2023 年):“基于新的确定性方法预测 Song Ca - Rao Nay 盆地的地震危险”,海洋科学与技术杂志,第 13 卷,第 3A 期,河内,第 9 -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