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禄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
(Baonghean)- 重点发展农业经济向商品化方向发展,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转型,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是义禄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亮点。
稳定的输出模型
宜侨乡、宜林乡、宜文乡……是宜禄县的半山区乡,许多土地不适合密集种植水稻。然而,近年来,这些乡镇因其创新、勤劳的精神和有效的模式而备受赞誉。许多高地地区已被改造,用于种植韭菜、姜黄和经济玉米等高价值作物。此外,羊和牛的养殖以及农场投资也得到了推广。
据宜桥乡农民测算,种植姜黄平均每茬可带来1000万至1200万越南盾的收入。在宜林乡,每茬种植红葱和玉米的收入超过2500万越南盾。专业化生产意味着姜黄、红葱和玉米的产量非常稳定。
至于玉米,宜林乡的澳大利亚养牛场也签署了购买所有产品的合同,这样人们一年可以种植四季作物。宜林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文孝先生表示:“玉米转韭菜间作模式效益很高。这是一种新的种植方式,在作物结构转变中为农民带来了效益。我们将继续鼓励农户扩大玉米和韭菜的种植面积,同时开展项目,建立养牛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 |
在 Nghi Lam 公社 (Nghi Loc) 饲养山羊。 |
宜林公社14村的范氏陆女士说:“今年初冬种植的玉米,每年为当地澳洲养牛场供应5亩玉米,75天就让我们家收入约750万越南盾。相比以前种植土豆和水稻,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一倍。经济效益提高了,我们农民非常兴奋。”
宜隆县也是经济结构向商品生产转型的先行县之一。蔬菜和西瓜是其中经济价值高的重点作物。每年,在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宜隆县人民积极将科技进步应用于生产,提高彩色土地的生产力,并着力投资兴建高产田地。目前,宜隆县平均每亩作物收入为1.2亿至1.6亿越南盾(比2011年每亩作物收入增加0.5亿越南盾)。经济繁荣使宜隆县成为新农村建设完成率最高的县之一。
除了生产领域,近年来,宜禄县畜牧业也被视为当地优势产业。凭借土地、草场、利用农副产品等优势,各地方还创造条件,鼓励群众承包土地,建立综合性畜牧养殖经济模式,养殖猪、牛、羊、鸡、鱼等。
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320多个农场和家庭农场经济模式,每个模式年收入超过2亿越南盾。安盛康有限公司投资的澳大利亚养牛场规模达3000多头,这不仅是良好的模式,还带动一些乡改变种植结构,增加本地区收入。
![]() |
在义顺省用稻草种植蔬菜。 |
即将推出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宜禄县仅有11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但许多乡由于毗邻荣市,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全县平均新农村标准达标人数已增至15.2人,比2010年增加了10人。仅2016年,宜禄县就新增3个乡达到新农村标准。这是宜禄县委、县政府集中精力指导和推动其余乡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宜禄县决心树立榜样,增加收入,大力发展工业、贸易、服务业,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决定性因素。
科技将成为提高农作物和牲畜生产率的突破因素,同时注重清洁生产。
宜禄县农业局局长阮春光表示:“本县将建立多种畜牧生产联动模式,加大人员科技培训力度,注重提高农民产品产量。推动发展与加工相关的农产品集中生产区;与出口企业合作发展清洁安全农产品和水产食品生产区,通过土地集聚或成立合作联盟等方式,打造规模化生产模式。”
2020年的目标是,全县19-21个乡达到19项新农村标准(达到65-72%),全县达到新农村标准,其中2-3个乡达到示范新农村标准,城镇化率达到30-35%。其余乡争取每年完成1-2项标准,力争达到15项以上标准的目标。 |
守贤-陈和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