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乂安游记
(Baonghean.vn)——20世纪上半叶,顺应总体发展趋势,了解和探索新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成为旅游活动的驱动力,尤其是在富裕阶层和知识阶层中。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特别的游记,其中包括X神父、范琼、陶雄、阮德赞、阮青珠、梅有庆、清风、洪山、武俊山等人撰写的关于青山绿水的义安土地的生动、温暖、充满深情的游记……
![]() |
Cuong寺全景。照片:Sach Nguyen |
X 主教的旅程。
在岘港、会安、顺化、广治旅游了半个月后,我打算坐车去荣市“看看义安”,但就在我准备出发的时候,发生了洪水,所有道路都被切断了,所以我不得不返回岘港,直接坐火车去河内。
在访问了北部几个省份和云南(中国)之后,11 月 27 日,该团返回义安省,参观了滨水港:“租一辆车去看看这个国家。去距离荣市大约一万米的边水(Ben Thuy)。从河内到荣市的火车直接到边水,因为走的是同一条路,没有汽车。边水有一条河,很多船停泊在那里,也有去香港运输货物的船。那里有两家锯木厂和一家火柴厂,它们也和河内的房子排成一排。”然后往下走到海边:“去边水,然后开车回到门罗(Cua Lo),往西大约两万米,海水很凉,西方人会来这里休息吹海风。那里有刚出海打渔回来的渔民,他们不用小船或舢板,而是用像舢板一样的小竹筏,每个人都有一只竹筏,这样走就不用担心沉了。我们叫了一些渔民过来拍照留念。这些淳朴的乡下人真是太可爱了。”...
X主教观察并比较了不同地区的生活和景观:下午在城里漫步。街道、房屋和商店看起来就像六省的区。这里是越南中部,不像北部,这意味着中国人在这里卖得更多,而安南人买得更多。再往里走,就像置身于六省的薄寮,树木和道路都很相似。还有一条河,河上有市场和船只,看起来也很相似。
但在薄寮,人们常说“河底有鰤鱼,岸边有朝州鱼”。但这里河底淤泥太多,河水干涸,岸边有妇女扎着辫子,有的拿着舵,有的拿着年糕,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年糕。这里和清化一样,有一位总督,统领安南人民和西部地区,因为清化以南属于中越,而安南地区则在安南国王的统治之下。荣市的教堂很小,整洁干净,看起来非常漂亮。...
![]() |
第二天,作者从私营模式、质量、效率、物流等方面对运输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评论和评估:11月28日 - 租车回顺化。荣市有范文皮协会的安南汽车公司,也很不错。在北岐和忠岐,到处都有代表处。这家公司有很多车可以去很多地方,所以你可以选择乘坐简易车,也可以租一辆私家车。忠岐和北岐的土路又长又远,有这样的车对我们这样的旅行者来说也很方便。所以,我们一到荣市就租车回顺化。荣市公司的代表也很热情周到。前一天我们去滨水玩的时候,他还跟着我们讲解、带路,这也是招揽人才的一种方式。…
再次,经过几天的旅行,前往荣市-义安省,一次“去荣市拜访老朋友一天”然后准备租车南下。可惜选在了越南中部的雨季,刚离开义安省就说:“我的天哪!没想到这一趟越南中部和北部,竟然要来回跑!从这里出发,才知道有多不容易,要翻山越岭,要趟过溪水,要吃苦耐劳,睡得香香的,以后再说。真是世道苦啊。”
1922年2月,南法政府派遣一支由官员、政要、学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北方代表团,考察北中铁路的益处,并前往顺化首都觐见启定国王。学者兼记者范琼(《南风》杂志主编)也参与了代表团的考察。回国后,他用法语撰写了一份报告,记录了代表团的行程。这份报告随即被翻译出版,题为《北方代表团考察荣东铁路之旅纪要》。这部作品属于官方游记体裁。
![]() |
2019年梅王庙会期间,南丹区文化体育中心演员带来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图片提供) |
乂安省的停留简要概述如下:下午我们抵达荣市时,上义府官员和副使已在车站等候,并带代表团前往酒店房间。大家收拾好行李,前往拜访首席使节梅泰罗。7点30分,上义府官员进入宫中参加宴会。两位退休官员仲富和陈文通在上义府官员的宫殿里休息,其他代表团则在酒店休息。第二天,也就是17日清晨,我们从荣市乘车出发,其中三辆车由政府安排,两辆私家车分别由海防的白泰培先生和滨水的陈玉添先生准备。河静省官员派省长前往义安迎接代表团,并担任导游,带他们参观香溪地区,这是列车随后要经过的地区(《南风》杂志, 1922年)…
另一例是,中国学者竹溪五文战,只坐了一夜的火车穿越了芳林山脉,也感慨万千,写下了感慨万千的诗篇,对人、对人生、对时光、对历史的思考:“一轮明月高悬西天,清辉洒在芳林山河上。湿漉漉的乌云已全部散去,只剩下几朵白云,悠然地飘荡在茫茫天际。我心中无比喜悦,美好的明天真的到来了。”我写下了以下四句诗:雨中行进两百多里/寒冷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低语/蝴蝶的梦突然被唤醒/蓝香突然出现在丝绸般的月光下……车子过了林江,我坐在那里,望着西边的长山山脉,心里思绪万千。
![]() |
旧荣火车站。(图片由供图) |
如此巍峨巍峨的山脉,难怪千百年来阻挡着我们民族向西推进。向西望去,我们偶然发现了那些巨大的岩石堆,难怪民族的扩张不仅继续向南推进,直到到达南部海岸,最终也停止了。据说险峻的地形也保护了许多民族的生命,长山对岸的民族,一定也对这座罕见的山脉心存感激。
我又想起,在那片巍峨苍翠的土地上,黎朝末年,有一位英雄统治了数十年。这位英雄就是黎维末王子,他怒斥黎王失势,举兵讨伐郑王。但由于他势单力薄,无力推翻郑王,只好退居陈宁。陈宁是一片群山环抱的土地,曾被黎圣宗从老挝手中夺取(如今已归还老挝)。如今,我不禁好奇,古老的郑光城是否还保留着天南德慈的痕迹,还是早已被时间彻底抹去?(扮演顺化 - 越南,1943 年)…
值此春回大地之际,重读百年前,二十世纪初义安省的一些游记,更感悟到游记文学的魅力。阅读义安游记,如同“坐观千里”,纵览人间昨日、今日、明日的全貌。许多义安游记,如同艺术语言的博物馆,记录着百年前的生活、风光和环境,切实服务于当地文化和文学,也服务于热爱旅行、喜爱游记文学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