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民族文化认同
(Baonghean)-旅游业是一个跨学科、跨地域、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经济行业,虽然诞生较晚,但对全球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率为7%,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和全球服务业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当今时期,旅游业是拉近各国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最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拥有更快、更充分地开展交流、学习经验、吸收国外科技成果的机会。因为通过交流,相互了解的速度更快、更全面。这种交流对于促进各方之间的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旅游业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蕴含着人类的认同感。旅游业是通往和平与国家间相互理解的通行证。沟通能够创造更真实的理解,而非仅仅通过大众媒体的棱镜,这有助于消除国家间的偏见,促进相互理解。“旅游业是和平的产物,是巩固和平的手段,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手段”(《大阪宣言》)。
旅游业也有助于保护和保存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旅游业的发展影响着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反过来,游客也会受到他们所访问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对比和差异的影响。他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这对游客大有裨益。
最重要的是,旅游业的一大优势是鼓励恢复丢失或被遗忘的文化特色,复兴和维护音乐、手工艺品、仪式舞蹈等艺术形式;复兴导致文化作品保存的风俗习惯,并为艺术品创造新的市场。
通常,旅行归来的游客往往希望自己的社区也能拥有他们习得的风俗、习惯、态度和信仰。在文化比较中,希望吸收其他文化的“好”元素,摒弃自身社区的“坏”元素,是一种积极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同时还能加深游客对祖国美丽国度、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建设富强国家的意识,增强对历史的责任感、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义安省是旅游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十足的省份。近年来,义安省旅游业发展迅速、稳定,发展方向正确,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保障地区安全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鉴于世界和地区形势特点,特别是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义安省旅游业需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拓展旅游类型和产品,例如: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医疗、海水浴、文化历史、自然研究、高端娱乐……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义安省的文化传统。
陈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