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如何评价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东南亚之行?
《华盛顿邮报》、路透社、CNBC 和地区媒体对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 8 月 22 日开始在东南亚进行首次访问发表了许多评论。
有评论称,此次访问意在展示华盛顿对该地区的坚定承诺,特别是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后。
向东盟发出信息
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此次访问选择访问越南和新加坡。缅甸《伊洛瓦底江报》8月23日发表题为《美副总统东南亚之行向东盟传递信息》的评论文章称,在美国看来,哈里斯女士此次行程中的两个国家被视为推动华盛顿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目标的重要伙伴。
所有东盟成员国都密切关注哈里斯的访问,尤其是在塔利班全面控制阿富汗的背景下。东盟或许想知道美国将如何向其伙伴和盟友保证,华盛顿将始终“留守”并履行其承诺。
东南亚对美国至关重要。该地区既有菲律宾等长期盟友,也有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重要合作伙伴。
据《伊洛瓦底江报》报道,新加坡——东盟富裕国家——希望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以确保安全。迄今为止,这个岛国在美中关系中始终奉行平衡政策,并与双方保持着良好关系。与此同时,越南和美国也共同努力,弥合历史差距,克服分歧,展望未来,应对共同挑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副教授张志雄评论称,美军迅速撤出阿富汗引发了人们对美国防务承诺可靠性的诸多质疑,但哈里斯女士将有机会向亚洲伙伴证明“美国不会撤军”。
美国需要将言论转化为行动
同日,《华盛顿邮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华盛顿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展现其在东南亚的作用。文章称,在多年降低东南亚政策优先级后,美国又回归了。
访问新加坡期间,哈里斯副总统强调了美国对该地区的承诺。她强调有必要促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并扩大在安全、全球经济和疫情应对方面的合作。8月23日,美国副总统在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晤后对记者发表讲话时,使用了“重申、加强和更新”这一引人注目的措辞。
但东南亚仍需观察美国将如何兑现其承诺。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人们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决心和承诺的看法,将取决于美国未来的行动、其在该地区如何重新定位,以及如何与其众多朋友、伙伴和盟友互动。他认为此次访问是美国“重新参与”的标志。
拜登先生将东南亚视为印度-太平洋地区核心地缘政治要地,近几个月来,他已派遣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和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等其他政府要员访问该地区。《华盛顿邮报》称,这些访问表明华盛顿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墨尔本拉筹伯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讲师贝克·斯特拉廷指出,尽管美国从阿富汗撤军饱受批评,但这也可以被视为其重返印太战略的强化。换句话说,这可能是美国向东南亚投入更多时间和外交资源的一个机会。
与前代产品不同的方法
据CNBC报道,相比前总统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在与东南亚国家交往方面“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咨询公司控制风险(Control Risks)亚太市场分析师安吉拉·曼奇尼(Angela Mancini)就此问题表示,在中美竞争成为美国两党外交政策共识“头号”议题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承认东南亚不会愿意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美中竞争是该地区的一个重大问题,有时迫使各国选边站队。拜登政府希望明确表示,美东南亚合作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新冠疫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伙伴关系并加强接触。
在东海问题上表明强硬立场
此次访问正值地区热点南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访问期间,哈里斯重申美国致力于与盟友和伙伴合作,维护和保护基于南海规则和航行自由的国际秩序。
路透社援引美国副总统哈里斯8月24日在新加坡的讲话称:“我们知道,中国持续对南海大部分地区进行胁迫、威胁和不合理的主权主张。这些非法主张已于2016年被国际仲裁庭驳回,北京的行动持续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并威胁其他国家的主权。”
此前,哈里斯女士于8月23日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后对记者表示:“我重申美国致力于与我们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合作,维护基于规则和航行自由的国际秩序,包括在东海。”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声明再次重申了拜登政府在东海问题上的政策。拜登总统上任后的头几周就释放出信号,表示将延续前任唐纳德·特朗普对华强硬政策,包括加强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