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民缺机械师!

March 12, 2015 08:28

(奉贤)——根据省委常委会08号指示,推动“土地整理”两年来,全省农民积极推行机械化生产,增加了一系列农业机械设备。然而,这些设备损坏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仍然是许多农户面临的“难题”。

据农业农村发展厅最新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拥有多功能犁13654台、手持式收获机8888台、插秧机75台、机动脱粒机1万余台、喷雾器近4000台、水产养殖机械9200台、农用烘干机123台等。这表明,机械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切实体现出替代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功效。同时,这些机械一旦发生损坏,对维修和更换备件的需求也很大。

Anh Lang Văn Dướng ở bản Bình 2 xã Châu Bình (Quỳ Châu) tự sửa máy cày phục vụ sản xuất. Ảnh: Nguyên Sơn
归州县(Quy Chau)周平乡平二村的郎文阳先生正在修理自己的拖拉机,用于生产。摄影:阮山

安城县是全省最大的稻米粮仓,也是农民成功将包括机械化进程在内的众多科技进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地方。来到莲城乡,我遇到了武友荣先生,他正把一台坏掉的犁运到修理厂。他说:“我家在宝城乡,离这里十多公里。每次机器坏了,我都得把它运到这里来修理。现在犁和插秧机用得很多,但修理厂却很少。”武友荣先生说,现在虽然还有上门机修服务,但效率不高。修理工在不了解机器具体“病因”的情况下,无法携带足够的工具和设备来更换和修理机器。因此,在“紧张”的季节,有时机器坏了,会在一个地方停放好几天,这让人很沮丧。

参观潘黄进(莲城乡莲江村)先生的农机修理厂。从小巷入口到他的车间,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机械,从犁、插秧机到收割机、脱粒机……以及一系列的零配件。工人们络绎不绝地来修理厂,接收来自邻近地区农民带来的机械。潘先生说:“我于2008年开设了修理厂,当时农机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在整个县,像我这样的修理厂并不多。我们修理厂平均每天修理大约10台各种类型的机械。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有时我们需要紧急修理几十台机械,甚至要一直忙到半夜,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机械供人们使用。” 潘先生补充说,对于常见的故障,修理价格在10万到15万越南盾/台之间。除去支付4名正式工人每人每月500万至600万越南盾的工资以及购买备件的费用,他每年靠这份工作能赚到数亿越南盾。“现在人们使用的机器越来越多,维修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发展这项事业,我让我的小儿子在车间学习机械和维修。”田先生说。

在清章县,土地整理后,人们将犁、插秧机、采茶机等多种机械投入农业生产,但当地缺乏维修设施。这些机器一旦损坏,就不得不“排长队”等待维修,占用了人们的生产时间,影响了生产力,浪费了资金。清章县农业厅厅长黎廷清先生表示:“对于结构简单的设备,只要学会换油、更换螺丝等基本技能,仍然可以自己修理。对于设计复杂的大容量机器,维修则需要当地熟练工人的技能或机械供应商的支持。”

Học viên học sửa chữa máy móc nông nghiệp tại Trung tâm HN – DN Nam Đàn (ảnh do Trung tâm HN – DN Nam Đàn cung cấp)
学生们在南丹HN-DN中心学习修理农业机械(照片由南丹HN-DN中心提供)

企业会陪伴农民吗?如何才能最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计划财务处副处长潘维绍表示:“许多农民拥有经济能力,但技术能力有限。当他们有资金和需求时,他们会购买机械,但并不彻底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识,导致机械故障频发,农民无力承担维修费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支持和鼓励农民购买机械的同时,该省还在该地区指定了6家企业,负责为农民提供机械并进行维护和保养。这些企业组织培训,指导如何使用机械,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机械实施定期保修政策。”潘维绍表示,自2015年以来,政府与农业机械销售企业的联系已指定到该县,但该省仍然建议从这些企业购买机械,以保障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农民自身也需要积累经验,提高技术知识,更好地操作机械,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自行修复轻微的损坏。

为应对上述趋势和需求,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到2020年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的1956/QD-TTg号项目,许多职业培训中心也已将农业机械维修专业纳入教学内容。南丹县职业培训中心于2012年正式开设该专业,此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该中心副主任黄元楚表示:“虽然该专业刚刚开设,但报名的学生人数已经相当多,每年有1-2个班,每个班约30名学生。未来,中心将根据上级政策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该专业的培养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学习一门手艺、积累农机维修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成为能够在当地开设维修点的熟练工人,这在当前农业日益发展、家家户户积极应用科技进步、推动生产机械化的情况下,是一个积极而务实的方向。

冯涛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民缺机械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