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的苗族人民把田里的蔬菜带回自家菜园,至今仍保留着“空中花园”
(Baonghean.vn)—— 近20年来,侗族人民在侗安省祥阳县吕建乡景沙河沿岸定居,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吕通村的苗族人民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新旧文化的交织,造就了侗族村庄的独特魅力。
将远处田地里的蔬菜带进自家菜园
抵达琉通村后,我们注意到了另一个特点:村子地势相当平坦,居民们沿着一条名为景舍(Canh Xa)的宽阔溪流的河岸居住。如果不了解高地居民的住宅建筑,很多人会以为这是泰国人的村庄,而不是蒙族人的村庄。
![]() |
Luu Kien 公社(Tuong Duong)Luu Thong 村的一角。照片:Dinh Tuan |
卢通村的特色之一是,蒙族人把田里的蔬菜和豆类带回自家菜园。也就是说,虽然土地面积不大,但大多数家庭都会保留少量菜园地来种植蔬菜、卷心菜、豆类以及其他一些蔬菜、块茎和水果。首先,这些菜园地用于满足日常食物需求,剩余的则拿到市场上出售,以增加收入。
![]() |
吕通的蒙族人利用自家的菜园种植蔬菜、豆类和其他作物。菜园用围栏仔细围起来。图片:Cong Kien |
过去,由于村里住的是高山,地势陡峭,房屋密集,几乎没有土地可以种植蔬菜。为了种菜,人们必须带着种子和幼苗到田里去,每天要走几个小时才能把菜带回家,费时费力。
![]() |
混合卷心菜园定期照料,长势良好。图片:Dinh Tuan |
目前,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奇山、桂峰和祥阳等地的很多苗族村落仍然保留着这种种植方式。吕通的菜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里的苗族人已经能够把远处田地里的蔬菜运到自家菜园里。
维护“空中花园”
但当我们抵达卢通时,却依然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景象:几乎所有的蒙族村落都有种植蔬菜的“空中花园”。由于地势险峻,蒙族村落没有菜园,只能在很远的田地里种植蔬菜,十分不便。蒙族人创造性地创造了“空中花园”,利用破损的桶、花盆或泡沫塑料箱,放入肥沃的土壤,然后将它们放置在木架、有时是屋顶或任何表面平坦且高度适宜的地方种植蔬菜。
![]() |
虽然Luu Thong人有菜园,但他们仍然保留着建在木架和屋顶上的“空中花园”。图片:Cong Kien |
“空中花园”种植的蔬菜主要为香料(洋葱、罗勒和香草),用于制作日常菜肴,非常方便,因为无需长途跋涉,而且有时间休息。虽然有菜园,但卢通人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这使得这个蒙族村庄显得格外特别。
![]() |
利用公共水箱的浴室屋顶打造一个“空中花园”。图片:Dinh Tuan |
吕通村村长武荣年先生说:“在自家菜园里种植蔬菜,维护‘空中花园’,表明这里的苗族人民既积极接受新事物,又不会忘记过去艰苦贫困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