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诗人”妻子的牺牲
(Baonghean)-来到义安省黄梅镇琼立乡扎普村,人人都认识张光恕先生,他以“站立的诗人”的绰号闻名全乡。他历经风雨,拥有了“热爱生活”的诗篇和完整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站立的诗人”背后,是一位具有非凡牺牲精神和非凡毅力的妻子,她独自承受着苦难,辛勤地抚养着残疾的丈夫和三个孩子。
爱情童话h
张光恕出生于1951年,家中有11个兄弟姐妹。他自幼便以好学闻名,擅长诗歌和文学创作,并在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然而,由于家境拮据,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求学梦想,追随父母的脚步,靠打工谋生。
21岁时,年轻人张光恕(Truong Quang Thu)的人生遭遇了灾难。在去森林的途中,张光恕不小心被炸弹碎片击中腿部受伤。虽然伤口不大,但由于主观因素,伤口感染并引发并发症,最终导致脊椎瘫痪。当时,尽管家境贫寒,张光恕的父母仍四处奔波,希望能够治愈儿子的疾病,但却徒劳无功。张光恕从一个充满梦想和抱负的健康青年变成了一个残疾人,瘫痪在床,僵硬如木头,躺在原地。
![]() |
诗人张光恕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孙辈 |
相关新闻 |
---|
1976年,尽管没有抱太大希望,张光恕的父母还是带他去了河北医院(旧址,现为北江省)就诊。住院期间,命运让张光恕结识了阮氏妮技术学院的一位女学生。那天,妮女士偶然探望了和张光恕同住一个病房的一位同学。几番寒暄和问询后,这位面容温和、健谈却无法行走的年轻人的形象给女学生阮氏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次去医院探望朋友,倪女士看到图先生无法行走,生活困难,家中无人帮忙,便主动提出照顾他。起初,她只是对一个命运多舛的人感到同情,但渐渐地,她的爱意变成了一种深厚的感情,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位残疾的年轻人。
看到妮的关心和体贴,Thu也隐约察觉到女孩对他的感情。而Thu一直以来都暗恋着这个美丽贤惠的女孩,只是不敢表白。身为残疾人,他不敢奢望一个健康美丽的女孩会接受他的爱。而且,Thu也想了很多,如果表白了,而她接受了,会让他的爱人受苦,所以他一直拖延着。
诗人张光恕泡茶请客时回忆道:“有一次,我想倾诉衷肠,舒缓一下心情,却不敢指望她有任何回应。当时,我一个残疾人,不敢直接问她:‘你爱我吗?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他犹豫再三,只开口问了一个没说出口的问题:‘你愿意做乂安的儿媳吗?’然后就沉默了。”听着张光恕先生讲述,倪太太羞涩地斥责丈夫:“哪有正常人,诗词歌赋流水,但说到爱情,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杜先生听到妻子这么说,轻笑一声:“你明白我当时的处境。”然后继续说道。这时,倪太太没让他等太久,就告诉他,无论他有多么残疾,她都愿意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共度人生的难关。杜先生听后欣喜若狂。在身患残疾的岁月里,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向她求婚,并得到她的回应。然而,就在幸福开始萌芽之际,杜先生却遭遇了爱人家人的强烈反对。当得知女儿爱上一个残疾人时,倪的母亲极力劝说,并宣称如果女儿嫁给杜先生,她将与女儿断绝关系。幸好,倪的父亲富有同情心:“你现在已经成年了,我尊重你的决定。但记住,无论将来是快乐还是悲伤,你都要自己承受。”
1977年,倪氏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和劝阻,成了义安省的儿媳。
幸福萌芽
婚后,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和痛苦。最艰难的莫过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张光文出生。张光秋全身关节受损,几乎卧床不起,行动不便,妻子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他说,看到妻子的挣扎,他有时也会心疼得哭出来。
每天凌晨三四点,她就起床去合作社上班。中午,她去森林里捡柴火,还捡水牛粪,用来给祖父母在家种的小菜园施肥。晚上,合作社下班后,她就去海边挖蛤蜊,改善全家的伙食。
房子临海,几乎每年都会遭遇暴风雨。别的妻子都有丈夫照料家务,而暴风雨来临时,她却要事事兼顾。一天晚上,她正在睡觉,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风又大,房子随时都有被吹倒的危险,倪太太不得不爬起来,用梯子爬到屋顶上保护房子。为了躲避暴风雨,在三室一厅的房子建成的那天,她还每晚都扛土浇筑地基,搬砖、搬灰、搬砂浆,盖起一座小房子,供全家人居住。
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她一刻也没有休息过。三次生育,她都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个女人每天都要辛苦劳作,饱受折磨,而生产的日子更是难熬,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在街头出生的。生完孩子后,她一天也不敢休息,忙着打理农活和市场事务。有时她会从海里买鱼虾到山上卖赚点钱,再从山上买来木薯煮熟拿到市场上卖。很多时候,她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私自酿酒、养猪。倪太太回忆道:“有一次政府来检查,当场抓住她私自酿酒,就把她叫到公社去罚款,一直到现在都很难熬。”
在琼立乡,张光秋夫妇是唯一一家养育三个孩子考上大学并取得成功的家庭。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了,但对于一个“特殊”的家庭来说,拥有一个“养育三个孩子和一个丈夫”的勤劳女人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年过花甲,夫妇俩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三个儿子都考上了大学,拥有了稳定的工作。长子张光文毕业于河内社会人文大学,目前在县教育局工作。次子张光章毕业于军事学院,目前在信息司令部工作。小儿子张光芳毕业于水产大学,目前在同奈省工作。张先生的两个大儿媳在琼立麻风病和皮肤病医院工作。
诗人张光恕曾说,世上难得找到一位像妻子一样无私、爱丈夫爱孩子的女子。作为家中的主要经济支柱,每当有美味佳肴时,她都会默默地为丈夫和孩子做好吃的。她的无私奉献让琼立镇沿海渔村的人们惊叹不已,也敬佩不已……
文章及照片:Duy Ng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