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学业压力压垮孩子。

我的哈 May 24, 2019 06:53

(宝贤)——学年结束之际,成绩或期末考试的压力总是让学生们不堪重负。与此同时,家长有时也会间接地加剧孩子学习的困难。

考试压力

九年级学生在准备十年级入学考试时,由于要参加过多的科目考试而压力很大。图片:MH
就读于黎茂中学九年级的吴阮芳渊(Ngo Nguyen Phuong Uyen)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四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业成绩。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除了数学取得7.75分外,芳渊其他科目均获得9分及以上,其中文学更是高达9.25分。尽管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前,芳渊仍然感到非常焦虑,她坦言自己目前的高考成绩只能算是“普通”。

目前,除了在校上课和下午参加课外辅导班外,我还报读了5门课外辅导班,分别是数学、文学、英语、历史和化学(十年级入学考试科目)……

Ngo Nguyen Phuong Uyen,乐茂中学

Uyen缓解压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并且“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Uyen还说:“我真的必须‘熬夜早起’。目前,除了在学校上课和下午参加补习班之外,我还报读了5门课外辅导,分别是数学、文学、英语、历史和化学(十年级入学考试科目)……”

按照这样的安排,Uyen每天要去三四个地方学习。光是周日,她就要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15分上5个班。而单单为了英语——Uyen计划学习的科目——她就报了3个额外的课程,内容包括语法、作文、听力和口语……

Những buổi ôn tập cuối  cùng của học sinh Trường THCS Lê Mao. Ảnh: Mỹ Hà
乐茂中学学生期末复习课。照片:My Ha

此时,一些学校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已经开始放假。然而,乐茂中学九年级学生的课程表上午和下午仍然排得满满当当。

英语老师阮氏玉翠说:“考试时间紧迫,所有学生都尽了全力,分组练习。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样题收集了各种类型的考题,以便学生熟悉题型。”

黎茂中学的校长阮清秋老师也分享道:“我经常看到孩子们为了参加课外辅导而苦苦挣扎,我会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学习太多,有些科目课本上的内容就足够了。但是,家长们并不放心,所以大家都急着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荣市学生的复习课。照片由荣市提供。

谈到考试压力,荣市大学附属高中副校长黎春山老师说:“上学就意味着要承受压力,而每一次压力都会让学生成长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正确看待压力,以避免学生陷入困境。”

我们还必须正确理解压力,以避免学生陷入危机。

黎春山老师——荣市大学附属高中副校长

例如,应该让孩子根据自身能力发展,不要选择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学校,也不要对能力有限的学生抱有过高的期望……或者,家长和学生都不应该认为上课外辅导班是好事。此时,应该让孩子复习备考,系统地学习知识。如果他们参加的课外辅导过多,反而会显得他们缺乏自信,对自己能力没有信心。

不要将父母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

五月底,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父母晒娃的照片。那些孩子成绩好、表现不好的父母会赞美他们,而那些孩子成绩不好的父母则会感到难过。

关于这个问题,各方意见不一,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学校不在期末会议上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由学校将每位学生的成绩单独发送给家长的原因。

Thói quen khoe thành tích của con trên mạng xã hội gây áp lực cho các em.  Ảnh: P.V
在社交网络上炫耀孩子成就的习惯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图片:PV

事实上,父母炫耀孩子是人之常情。然而,父母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压力,也会给其他父母带来压力。

荣市黎利坊的阮氏兰女士认为,小学生只需要掌握读写能力和一些生活技能。因此,她没有让孩子们过分注重文化学习,而是送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和体验式活动。

如今大多数父母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高考试成绩,却不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也不关心他们是否对学习充满热情。

Le Loi 区 Nguyen Thi Lan 女士(荣市)

然而,每到学年结束,她仍然会感到难过,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全面发展,但他们似乎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格格不入’。现在大多数家长仍然只希望孩子取得高分,却不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也不关心他们是否对学习充满热情。或者在期末考试时,老师们只关注表扬那些文理科好的学生,却不知道如何鼓励那些文化方面可能稍显薄弱,但积极主动、思维敏捷、掌握多种生活技能的学生……”

宜禄考生参加入学考试。照片由MH提供。

作为一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荣市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杨氏清清博士表示:“我认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并没有错。但是,不要把家长的所有愿望都强加给孩子。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有能力进入专科学校,你应该鼓励他们,但不要‘强迫’他们去。如果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这样做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他们养成不良行为。”

我认为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并没有错。但是,不要把你的所有愿望都强加给孩子。

杨氏清清博士 - 荣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

我个人认为,我总是让孩子们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并努力培养他们的各项技能,这样当他们离开我的怀抱时,就能变得坚强。这也有助于孩子们拥有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让他们不被局限在各种活动中,并帮助他们减轻学习的负担和压力。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不要让学业压力压垮孩子。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