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孩子而活,要为自己而活”
不要说“爸爸妈妈为你而活”。因为当你离开后,为孩子而活的人也不再存在,他们该如何生活?
陈玄草女士,37岁,是胡志明市的一名儿科医生。最近分享不要为孩子而活,要为自己而活。Thao女士的帖子在网络社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截至目前,发布5天后,该分享已获得4500个赞,2500次分享。
![]() |
玄草医生在胡志明市一家儿科诊所工作。与家庭互动的经历让她获得了全新的视角。 |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和一名办公室职员,Thao 女士仍然经常拥有自己的空间,比如去咖啡店、与朋友见面、旅行,或者只是牵着丈夫的手晚上散步……没有孩子的陪伴。
在养育孩子方面,她强调一点:孩子必须心甘情愿,并且快乐。因此,她从不强迫孩子。“不要“尝试进行干预,最好在需要时本着尊重孩子选择和需求的精神,为他们提供支持、倡导和指导,”Thao 女士分享道。
从以上的养育方式来看,她的孩子虽然还小,但都很独立,各有各的个性。
![]() |
Huyen Thao 医生也是一位体贴、善解人意的三个孩子的母亲。 |
以下是Thao医生的分享:
有些父母,每次孩子生病,总看一眼生病的孩子,然后再看十遍生病的父母,以为病人是父母,而不是微笑的孩子。
有些父母,每次孩子摔倒受伤,都会心痛不已,他们担心,承受的痛苦比实际的“严重程度”要大100倍。
有些父母,孩子上学送别的时候,哭了,自己也哭了,哭得从心底到外在。他们担心孩子会不会受到良好的对待,会不会融入社会,会不会遇到困难。他们恨不得能永远抱着孩子!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摔倒,稍微跑一下,稍微跳一下,怕摔倒,玩水的时候,怕着凉的时候,笑得多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孩子想做这做那的时候,他们都会先阻止,因为所有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
从小到大一直忧心忡忡。
从单身到拥有家庭。
担心到想要干预一切。
担心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即使你知道你无法控制它们,你仍然会担心。
忧虑是令人窒息的,无论对于忧虑者还是“忧虑者”而言都是如此。
担心太多,忘记为自己而活。
当他们老了,孩子不再“听”他们的话时,他们就责怪孩子不孝,因为父母一直为他们而活,而现在孩子却不感恩他们。
作为一个生活在被监管状态中的“操心”者,一生背负着生生不息的债务,如同巨石般压得人心碎,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时间做自己,永远无法成长。因为在现实中,人永远没有被给予成长的机会。
那其实不是爱,而是自私,阻碍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因为父母是给予孩子生命的人,但不应该代替孩子而活。
因为孩子需要经历不愉快的经历才能成长。
生病才能健康。
痛痛地跌倒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不再重蹈覆辙。或者,如果你跌倒了,你知道会很痛,这样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责怪别人。
饿了才能吃得好。
在学校里要和朋友竞争、摩擦,要学会灵活地交往,而不是紧紧抓住妈妈的裙子要求保护。
成绩不好,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受到惩罚,知道自己需要改进什么。
心碎过后才懂得珍惜后来的爱情。
依靠自己的双脚站立,了解自己的力量,并从容地选择自己需要走的人生道路。
肩负起自己小家庭的重担,能够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和母亲,握住孩子的手,为孩子打开每一扇发现自我的门。
一切‘有’,其实都是‘得’。
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粉色会变成灰色,太多的欢乐会变成悲伤。太多的保护会浪费,浪费父母和孩子的生命。
不要说“爸爸妈妈为你而活”。因为当你离开后,那些为你而活的人也不再存在,你的孩子该如何生活?
说:“谢谢你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为自己而活,但请记住,当你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永远都在。”
就像出门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戴上头盔,教他们小心驾驶。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
因为即使呆在家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比旅行时更高。
所以别担心,为自己而活。这也是为你的孩子而活。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