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和现在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英雄。
(Baonghean.vn)阮文甲先生的破旧房屋位于乂安省琼寿乡寿清村的尽头。阮文甲先生刚刚病愈,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他仍然对那段“传奇”般的往事津津乐道。
海上“开拓”时代
1968年,武元甲先生担任琼寿运输合作社社员,执行上级交给的任务时,宜安省委发起了向南方运送粮食支援抗战的运动。宜安省行政委员会主席朱孟同志和第四军区司令员黎光和少将同志亲临琼琉县,直接向琼琉县党委和人民下达任务,通过水路向南方战场运送2500吨粮食。
阮文甲先生携带申请补贴的文件
剥落的墙壁上庄严地悬挂着奖状、奖章、建党30周年纪念章。
琼寿社党委和人民以琼寿运输合作社为核心,开展了这场运动。为了集中力量,领导层又调动了渔业合作社的两艘船。当时共有17艘简陋的船,吨位为17吨。1968年3月25日,货船开往拉泰(山海社),准备出海(称为B行)。但是当时美国飞机和军舰猛烈布雷,给船只带来困难。意识到形势严峻,包括琼闾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光先、乂安交通厅厅长阮春梅和琼寿社党委书记陈辉荣在内的指挥委员会决定让16艘船返回岸边伪装隐藏。剩下的一艘船将继续出海,这就是阮文甲船长的船。
武元甲说:当时海上形势严峻,全队出征风险太大。为了确保物资和车辆安全,指挥部决定“牺牲”一艘船,开辟一条“血路”,将物资运到目的地。如果全队都掉头返回,战役势头将荡然无存。当时,他的船上有阮宣、阮平、阮炳和黎莱四人。经过三天三夜的海上漂流,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他的船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将所有物资运抵目的地。之后,其余16艘船继续前线运输粮食。
1970年至1971年,武元甲先生继续参加胡志明小道青年志愿队(559团)。1976年,他复员回乡,担任琼寿合作社负责人。1978年,在义安省交通厅,他与谭文律先生和陈富庆先生一起荣获“海上胡志明小道英雄”称号。
痛苦的想法
随着年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虚弱。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各家医院的病历。2009年,他开始患上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椎病和椎管狭窄症。这场病让他卧床数月,至今仍无法平稳行走。
武元甲先生和他的妻子年老体弱。
他家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儿远嫁他乡,两个儿子也在外打工,艰苦的经济条件无法给夫妻俩提供多少生活保障。目前,他们仍然住在一栋超过50年历史的四层老房子里,房子倒塌的风险很高。2006年的一场暴风雨导致厨房倒塌,他的妻子范氏全女士受伤,身体也受到了影响。夫妻俩靠孩子们的赡养和每年50万越南盾的贫困家庭补助(不在保障范围内)生活。此外,夫妻俩没有其他任何补贴。据武先生介绍,他已经向各级各部门提交了多份申请,但由于缺少重要的原始证明文件,一直未得到解决。他的妻子范氏全说:“这么多年了,谁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要照顾政权,所以证件都丢了。现在,就算想每个月领几十万的补贴,也领不到。活到80岁领取养老金也很困难。”
他说,由于担心房子倒塌,琼寿公社还承诺,如果修缮房屋,将资助400万越南盾;如果重建房屋,将资助700万越南盾。他苦涩地说:“现在物价上涨,我可不敢只靠400万或700万越南盾去盖房子或修缮房子。”
琼寿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陈辉荣在谈及阮文甲先生一案时表示:“文甲先生曾是琼寿运输合作社的成员,参与水上货物运输。然而,琼寿乡政府不敢确认琼寿运输合作社是否参与了海上胡志明小道运动。目前,该乡缺乏确保此类案件制度的基础。”
我们还见到了被广治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广治古城保护战士”奖章的阮文江先生(63岁,寿清村)、曾三次参加琼寿运输合作社船队货物运输的人以及参加过琼寿运输合作社海上胡志明小道战役的一些仍在世但年老体弱的人,如阮文德先生、范文斗先生、黎春胜先生......我们听他们讲述并证实了这些情况。
那么,50年后,当这条传奇的海上公路载入史册时,琼寿乡人民委员会仍然不知道他们的合作社是否参与了这场运动,而像武元甲和江先生这样的人仍然默默地隐藏在时间的后面吗?我想,在全国人民期待这个重要纪念日之际,如果党委和政府关注并尊重那些曾经为祖国献出生命的人的巨大贡献,证明这一点并不难,为那些在传奇公路上获得勇敢英雄称号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不难。
阮氏琼 -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