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客人的预算:客人3人,主人7人
富人有钱帮助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在花钱方面非常严格,尤其是花不是自己的钱。
一些教师在招待会上被迫外出陪客喝酒唱歌的事,再次敲响了人们对一些地方“公务员”乱花“白花钱”的警钟。
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客人账单(由国家支付)是怎么写的,尤其是在餐馆里。就连负责检查和提醒合理消费的机构——检查委员会的客人,也照常吃喝玩乐……
许多地方,甚至包括省人民委员会,都提交了数亿越南盾的额外援助申请,用于支付接待意外客人的费用。但省人民委员会没有资金来源,所以仍然欠着这家餐厅的钱。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当年日本援越机构负责人回家乡时,被当地民众请喝了一瓶价值数千美元的葡萄酒,这让他既惊讶又不解。我也想起了当年越南作家记者团赴美交流时,美国人竟然动用公款。
![]() |
插图照片。 |
美国每年通过国务院捐赠一笔资金,邀请世界各地的文化人士来了解美国的国家、人民和文化。每人获得的金额相当于旅行费用的一半,另一半则需自付。无论我们到达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如果我们想了解什么,可以提前或直接提出请求,合作机构会尽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然而,从瓶装水到午餐、晚餐、博物馆门票和观光门票,每位客人都得自己掏钱。如果有人不吃饭,主人不会过问,以为对方有其他需求:节食、吃不同的饭菜……美国人非常清楚这一点,不仅在我们的故事里,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午餐时和我们一起吃饭的两位是外交部的高级官员,他们也只吃小餐,而且是自费的。他们说总统、州长……甚至他们的官员都是这样。
如果他们是客人,他们想用哪笔钱就用哪笔钱,但他们吃饭都是用自己的钱,用工资,而且他们还要求我们不要给他们买餐。“公共行政支出是一项需要慎重考虑的开支,因为人民有权对其进行严格管控,可能通过国家机构,也可能通过人民的反馈。人民的反馈不需要署名,任何形式的反馈都会被考虑和调查……”其中一人告诉我。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关于日本,一个关于美国,是为了说明日本人很富有,有钱帮助穷国、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在花钱方面非常严格,尤其是花不属于自己的钱。我认为,这种文化特质只存在于那些建立了文明工作方式、自尊自爱的人身上。
在我国,财政部也出过文件,对宾客接待制度有具体的规定,根据岗位不同,每餐的花费也不同。但谁叫宾客,为什么可以享受宾客接待制度……目前还不清楚。很多出差的人,在单位已经有公务支出,但到了别的单位,也享受宾客接待制度。至于别的单位,即使“硬着头皮”出钱请宾客,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原因有二。一是以后要上报,要求追加经费;二是不好意思说,因为以后或者以前来那个地方,他们也要享受同样的待遇。再说,“客三主七”,有机会的时候,大家也会互相“表白”。
此外,读到那些因接待宾客而负债累累的追加预算提案时,我不禁想,批准追加接待宾客预算的“老板”真是可怜(或者说光荣)。一份提案才几亿,很多提案却要几十亿,这可不简单。虽然民众看不懂提案,但他们是开具发票的人,他们什么都懂。
据越南网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