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荔枝丰收,但由于价格低迷,义安省的农民仍然不满意。
昆强县、义丹县、桂峰县、英山县等地的荔枝采摘季已进入高峰期。然而,随着荔枝价格持续下跌,目前仅为每公斤8000-10000越南盾,农民们“丰收”的喜悦也逐渐消退。

在昆强县茶兰镇,拥有30多棵荔枝树的种植户阮氏海女士分享道:“今年荔枝长势喜人,每棵树平均产果约500公斤。我家已经卖出了1吨多的特级荔枝,但价格只有每公斤8000到10000越南盾。而去年,同样品质的荔枝售价为每公斤14000到15000越南盾。”
据海女士介绍,茶兰人种植荔枝已有很长时间,荔枝品种来自兴安省。在生长过程中,荔枝树每年都会定期施肥,品质香甜可口,但由于产量不稳定,目前仍无法大量消费。
周溪乡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荔枝种植户卡文俊先生感叹道:“今年天气好,坐果率高,荔枝品质也比往年好,香甜爽口。但到现在,很多树上的荔枝还没采摘,因为商贩还没来收购,消费量也很慢,我们根本吃不完。”

荔枝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采摘过程也十分耗费人力。人们必须爬上高高的树去采摘每一串荔枝,不仅要面对黄蜂等昆虫的侵扰,还要忍受炎热的天气。
事实上,昆强地区的荔枝种植运动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蓬勃发展。然而,据周溪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卡文祥先生介绍,由于价格不稳定且经济效益低下,许多农户已经砍伐了荔枝园,转而种植相思树和木薯。
“以前,我们公社有超过10公顷的荔枝园,现在只剩下大约3公顷了。其中一些是作为食物种植的,不再用于经济用途了,”Thuong先生说。
据昆强县农业与环境局局长梁清海先生介绍:“当地荔枝种植以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缺乏规划和消费环节。市场不稳定、价格下跌时,人们就砍伐荔枝树,改种其他作物。”

义丹县许多荔枝种植户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居住在义忠乡的陈氏明女士说,她家有5棵荔枝树,都结果了,但售价只有每公斤8000到10000越南盾。
“我们得雇人爬树摘荔枝,这赚不了多少钱。往年都有商贩来园子里买,但现在没有商贩了,所以我们只能把荔枝拿到市场上按公斤卖,”明女士说道。
义丹县农业与环境厅副厅长阮文南先生表示:当地荔枝主要零星分布在义忠、义禄、义庆等几个乡,没有大规模集中种植。初季时,荔枝价格可达每公斤2万越南盾,但旺季时仅为每公斤8000至1万越南盾。由于价格低廉,许多农户不再有扩大种植面积的意愿,只是小规模地保留一些荔枝园,以满足自身需求。

在义安省,有很多县都种植了荔枝树,如昆强县、桂峰县、英山县、安城县、义丹县……但是,荔枝种植主要以家庭园地的小规模种植为主,缺乏系统的投资和消费环节。
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多年来“丰收低价”,大多数人已转而种植其他作物,如相思树、木薯或价值更高的果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剩余的荔枝种植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无法与兴安或北江等著名荔枝产区的荔枝竞争。
对于义安省的农民来说,农产品(尤其是荔枝)的产量问题日益令人担忧,因为生产和消费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