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炎的药膳

April 26, 2013 14:51

风寒、风热侵袭人体,导致肺气失宣降,从而引发咳嗽痰多。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




桑叶是“当行胜医”方中的一种药材,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

根据东方医学,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多的范畴,病因多为风寒、风热、干燥等外界因素所致。

根据每种疾病类型治疗支气管炎的一些方法:

急性支气管炎:多因风寒、风热、燥邪所致。

由于寒冷:发生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患者咳出稀白痰,易咳出,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咽痒、声音嘶哑、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治疗以散寒清肺为主。可选用下列方药之一:

第 1 课:紫苏12g,韭菜10g,陈皮6g,虎杖10g,川芎6g,当归8g,白芷8g。煎水冲服,每日1剂。

第 2 课:行散:杏仁10克,紫苏叶10克,威灵仙10克,炙半夏6克,威灵仙6克,生姜3片,陈皮4克,茯苓6克,甘草6克,桔梗8克,大枣4枚。上药研末,每日15-20克,分2次服用。

因风热所致:发生于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大量黄黏白痰,咽干痛,发热头痛,畏风,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以祛风清热,清肺为主。可选用下列方药之一:

第一课:加减唐行汤:桑叶12克,杏仁8克,前胡8克,栀子8克,川贝母4克,威灵仙8克,桑皮8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第 2 课:加减汤剂:桑叶、菊花、连翘、牛蒡子、杏仁、威灵仙各12克,薄荷6克,桔梗8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黄黏,伴有发热者,去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加黄芩12克,刺五加20~40克。

由于气体:发生于干燥天气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干咳,咽痒,口干咽燥,头痛,脉浮数。治疗以润肺止咳为主。可选用以下方剂之一:

第 1 课方剂:桑白皮、麦冬、竹叶、山药、天门冬、淮山各12克;韭菜8克;淮山16克。煎水冲服,每日1剂。

第 2 课:党参汤:桑叶12克,石膏12克,甘草16克,麦冬12克,枇杷叶12克,杏仁8克,生姜4克,龟胶8克,党参16克,煎水冲服,每日1剂。

慢性支气管炎:分为痰湿2种。

痰湿证:患者咳嗽反复,天冷及晨咳量大,痰易咳出,痰稀白或黏稠,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沉细。治以燥湿化痰止咳为主。可选用下列方剂:

第一课:炙陈皮10克,炙番石榴皮10克,白芥子10克,炙半夏8克,甘草8克,生姜4克,水煎服,每日1剂。

第 2 课:二陈汤加减:陈皮10克,炙半夏8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杏仁12克,白术8克,白术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者加白芥子8克;胸闷者加威灵仙12克。

体质寒湿:多见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吸功能减退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天气寒冷时咳嗽加重,痰多稀白,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平卧,怕冷,舌苔白滑,脉细弱。

治法温肺化痰。方药:麻黄6克,肉桂6克,生姜4克,细辛4克,五味子6克,炙半夏8克,甘草4克,白芍4克。煎服,每日1剂。咳嗽剧烈者,加威灵仙12克、贝母8克。苔积较多者,加威灵仙12克。


据《健康与生活》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治疗支气管炎的药膳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